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自今年5月20日起实行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珠峰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出台。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法律共9章,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附则,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首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图源:新华社)
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1月23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多场座谈会,听取中央国家机关、省级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工商联和行业商协会、全国人大代表、民营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到地方调研,深入听取地方有关部门、企业等各方面意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就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确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深入分析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机遇,作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的重大论断,极大提振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
(图源:新华社)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规模实力、创新水平、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以上。
近年来,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服务供给等方面还存在阻碍,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仍有不足。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能够聚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平等对待的原则,切实保障民营经济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在第二章“公平竞争”中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民营经济促进法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规范和引导,促进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民营经济组织应当围绕国家工作大局,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力量。
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就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通过立法有针对性地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组织发展内生动力,鼓励、引导广大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发挥民营经济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