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渤海之滨,巨轮往来如织,岸桥高耸林立。在天津港自动化码头,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精准装载集装箱,在北斗导航指引下在堆场中往来穿梭;远洋货轮满载南美白虾、智利车厘子、澳洲牛排跨越重洋“抢鲜”抵津;内陆腹地,中欧(亚)班列汽笛长鸣,串联起横跨亚欧的“钢铁驼队”……
(图源:天津港提供)
作为京津冀的海上门户、“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天津港正以智慧化、绿色化为方向,加速重塑港航供应链服务新生态,书写新时代“向海图强”的壮丽篇章。
全球首创技术锻造“津港样板”
当前,我国港口及航运企业加速整合重塑,发展物流与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务部等八部门推出的《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培育100家左右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为港航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走进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12台自动化岸桥精准抓取集装箱,数十台ART机器人有序穿梭。“相比传统码头,这里集装箱倒运环节减少50%,人员精简60%。”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操作部经理冯淼指着自动化作业区自豪地说。
从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到全物联网港口,再到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首个港口无人驾驶示范区,天津港勇闯技术“无人区”,创下多项全球第一,其关键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硬核技术自主化。天津港实现了JTOS系统全栈信创自主可控,从硬件到软件全面国产化;发布了全球首个港口数字孪生系统“津鸿”,为港口智能化构建了坚实的智能底座;港口大模型PortGPT在安全生产识别方面的准确率超过90%,有力推动了港口生产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二是设施升级规模化。天津港的大型集装箱装卸设备自动化率已达80%以上,200座5G基站实现了集装箱码头的全覆盖;“津港通”平台的业务线上受理率超过97%,单证电子化率达到100%,智慧供应链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三是创新生态协同化。天津港联合华为成立了智慧港口创新实验室,并发布了《港口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天津港孵化出了200余项技术革新成果,氢电混合ART机器人、全球首座港口720千瓦“超级快充站”等创新成果相继落地,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津港样板”。
绿色转型 低碳实践守护碧海蓝天
在渤海湾的防波堤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映入眼帘——20余台大型风机正迎风欢快转动,与之相伴的,还有总装机容量达13兆瓦的光伏设施。这风电与光伏的“强强联合”,每年可发出约3.4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为港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动能。
在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当船舶缓缓靠岸,便立即接入岸电系统。设备管理员易雪东感慨道:“接入岸电后,大大减少了硫氧化物等废气的排放,港口的空气都清新多了。”
天津港始终秉持“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去污降碳、添绿增美”的发展理念,一体推进各项绿色举措,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答卷,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源:天津港提供)
天津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应用,在码头岸电建设上,坚持“应建尽建、应接尽接”的原则,让每一艘靠港船舶都能用上清洁岸电。滚装作业更是实现了100%“零碳”运营,为行业树立了绿色标杆。在运输车辆方面,港内倒运车辆、焦炭集港运输车全部实现新能源化,从源头上减少了尾气排放。
同时,铁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类的清洁运输比例位于全国前列,还开通了津晋新能源重卡“零碳”物流通道,煤炭则实现了100%铁路运输,构建起了高效、清洁的运输体系。
生态治理见实效,碧海蓝天重现。
为了守护港口的生态环境,天津港创新打造了国内港口首个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时掌握港口大气环境质量,为精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转型不仅没有影响天津港的发展效率,反而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329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5.79亿吨。进入2025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6%,货物吞吐量增长1.7%,实现了开门红。
枢纽网络服务国家战略
今年2月,天津港一片繁忙景象,超4000辆国产汽车从这里整装起航,驶向南美洲,开启新的市场征程;5月,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热闹非凡,再现“三船同靠”的盛况,1.5万名旅客纷至沓来,创下复航以来的新高。
依托“一港六区”的合理功能布局,天津港正经历着华丽的蜕变,从传统的“货物通道”逐步升级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经济走廊”,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
(图源:天津港官方)
目前,天津港集装箱航线总数已达147条,其中外贸航线85条,内贸航线62条,海向运输网络日益发达,将天津港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紧密相连。在这众多航线中,有68条直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搭建了便捷的桥梁。
中远海运美东航线、达飞海运中美航线等新动脉的开通,让北美地区的电子产品、家具等商品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天津港还不断创新运输模式,“滚改集”模式成功应用于沃尔沃汽车零配件运输,实现了内外贸同船运输量同比增长569%,沿海捎带增长138%,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陆向运输方面,天津港同样成绩斐然。目前,天津港拥有37条海铁联运班列,如同一条条钢铁巨龙,深入触达500万平方公里的腹地,将内陆地区与海洋紧密相连。“天津—新疆—中亚”国际通道的稳定开行,为中亚地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力保障。
天津港立足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务实合作,充分发挥了国家战略支点的重要作用。
打造“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如天津 - 上海线降低了陆运成本65%,有效提升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竞争力。织密环渤海“天天班”网络,支线运力6年增长超50%,加强了环渤海地区各港口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渤海潮涌,千帆竞发。天津港正以昂扬姿态,向着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的目标全速前进,书写新时代“向海图强”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