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报《物流参考·运输物流》第47期为大家梳理了10条值得关注的消息。
(图源:中新网)
1.交通运输部:内河水运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支撑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郭青松7月15日在做客在线访谈时表示,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支撑。目前,国家已经构建起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1+1+N”政策体系。未来,将按照因地制宜、科学有序的原则,逐步提高新建内河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比例。针对中小型船舶、中短距离运输场景,加快电池动力技术应用,鼓励电动船定班、定线规模化应用。
针对内河中大型船舶、中长距离运输等场景,积极推动LNG、甲醇动力等技术应用,将探索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应用。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推动构建绿色航运产业链。
2.芜湖港“车-路-云-网-图”模式开启内河港口智运新时代
据中国水运网7月17日报道,近日,全国内河港口首个以“车-路-云-网-图”协同模式为核心的自动驾驶标杆场景——“芜湖港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示范应用项目一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
该项目的成功投入运营,推动芜湖港水平运输自动化、智能化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运营阶段,为全国内河港口智慧化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路径与实践经验。未来,芜湖港将持续深耕智慧港口建设,以技术赋能推动港口效率再升级、绿色发展再深化,着力建成长江经济带智慧港口典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3.湖北:加快推进花湖国际机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7月17日,湖北省副省长程用文赴鄂州市调研花湖国际机场交通基础设施和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并召开专题推进会,强调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交通项目建设、创新联运模式、增强物流枢纽功能,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程用文指出,要锚定机场目标定位,对标先进经验,统筹推进整体功能布局、服务配套和运营创新,加速建设“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体系。他强调整合物流资源、构建共享信息平台、拓展航线网络,强化枢纽互联互通,确保机场发展可持续、有后劲、能辐射。
4.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保障中欧班列稳定运行
记者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7月15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2000列,较去年提前13天。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进出境铁路口岸。随着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铁路部门持续织密国际物流网,该口岸现有中欧班列运营线路73条,辐射国内60余座城市,通达德国、波兰等10余国70多个枢纽站点。出口货物品类日益丰富,从以前的机械配件、服装鞋帽为主,转变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为主,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增长态势明显,目前已超过40%。
5.首趟哈萨克斯坦进口铬铁中欧(亚)班列抵晋
7月17日,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110个集装箱约3000吨铬铁合金的中欧(亚)班列,缓缓驶入太钢集团采购中心仓储作业区站台线。这是山西首趟哈萨克斯坦进口铬铁中欧(亚)回程班列。
据介绍,该班列是华远国际陆港集团联合太钢集团精准对接中亚矿产资源富集区与省内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资源输入-产业升级”双向联动,以中欧(亚)班列赋能制造业降本增效开辟的国际物流班线。同时,也标志着山西中欧(亚)班列从“单向开行”向“双向循环”跨越,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加速成型。
6.今年上半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货量同比增长283%
记者7月14日从国铁南宁局获悉:今年1至6月,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送出口货物18870标箱,同比增长283%。
国铁南宁局南宁铁路物流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运出口汽车零配件、纤维板分别为2528标箱、4580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0%、398%,增幅显著。其中,江苏、广东等地的汽车零配件、摩托车零配件,成为中越班列新的运输增长点。今年以来,中越图定班列开行频次由每周5列加密至14列,为我国货物出口提供更多运输选择。当前,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南宁至越南安员全程运输最快仅需14小时。
7.新能航运发力全产业链合作探索“绿色航运+”创新模式
据广东省国资委7月18日消息,近日,广东港航集团所属广东省新能航运有限公司与云浮市郁南县人民政府、中国船舶集团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举行战略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三方将共同探索“绿色航运+资源开发+船舶制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此次合作将依托新能航运绿色船队优势,构建高效低碳的矿山物流体系,显著提升运输环节的环保性。下一步,三方合作将延伸至云浮市云安区观音山等矿区,并推动船舶应用甲醇燃料等新能源技术,助力郁南县船舶产业园建设,形成“造-运-修”一体化产业生态,为郁南县“工业强县”战略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动力。
8.湖北首趟“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开行
7月16日16时,湖北首趟“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75179次满载食品包装罐等物资,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吴家山站始发。该班列采用“铁路+公路”的多式联运模式,经汉丹线、兰新线、南疆线运行,从新疆喀什转公路运输后由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此趟班列优化了通关流程和运输模式,装运货物在启运地完成单次申报,集装箱全程不换箱、不开箱,实现“一单到底”“一箱到底”出境,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9.上半年厦门“丝路海运”航线开行1010艘次
7月17日,记者从厦门口岸部门获悉,1~6月,“丝路海运”境内128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共开行2274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3.95万标箱。厦门61条命名航线共开行1010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4.85万标箱,同比增长7.68%。
数据显示,福建省74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共开行1146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3.37万标箱,同比增长4.55%。厦门2条内贸集装箱航线共开行135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8万标箱,2条散杂货特色航线共开行85艘次,装卸492.58万吨;印度石材航线共开行69艘次,合计164.15万吨,巴西铁矿石航线共开行16艘次,合计328.43万吨。
10.中远海运特运携手福建省港口推动“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7月17日,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福建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在物流领域深化协作,共同优化航线布局,推动“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双方还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探索合作新模式,为客户打造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中国外贸保稳提质及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