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度报道 • 正文

以科创为引擎推进产业数智化变革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编者按

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本届链博会生动展示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化密码”。中国中车BH10 冷藏车实现云端精准控温;黑芝麻智能芯片技术赋能物流机器人自主决策;晋能控股智能系统让矿山运输迈入无人时代……科技已从工具层面深入物流产业链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推动其向绿色化、智能化、协同化全面演进,向世界递上了产业链集群发展的中国名片。

 
 

 

 
 

连接世界 与你同行

中国中车闪耀2025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

2025年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中国中车以“连接世界与你同行”为主题,全方位展示了其在先进制造链、协同链、数智链及文化科技产业链四大领域的创新成果,向世界递上了产业链集群发展的中国名片。

双赛道并进,引领先进制造绿色转型

此次展会,中国中车不仅展示了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内电集成双源机车、多制式新能源电气化公路及矿山运输系统等,更重点展示了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动车组、深海漂浮式风电平台、全新一代BH10型单节机械冷藏车等,展现其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与全球领先技术突破。

在先进制造链展区,中国中车展示的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动车组通过氢燃料电池和储能系统替代了传统的供电方式,为车辆提供能量。采用全自动运行模式,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实现了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的性能验证,为轨道交通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

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突破了承载系统、走行系统、智能化装卸设备、快速装卸等多项轨道交通货运快速化关键技术,首创高速货运列车大开度装载门、标准集装器谱系化产品及模块化货运专用地板等全系列装卸设备,显著提升装卸作业效率,实现了大载重、大容积、快速装卸及货物在途管理。

深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是中车首台基于结构轻量化设计的三立柱漂浮式半潜平台。该平台搭载中车首款20MW级的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同时平台结构具有良好的拓展性,易于后续设计适配更大机型的产品。

全新一代铁路冷链运输装备BH10型单节机械冷藏车具有长距离、大运量、全天候、智能化、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主要用于鲜活货物的运输,车辆单节独立运输,运量自由调节。创新搭载铁路冷藏车控制系统及软件平台,云端互联实现-24℃至+14℃的远程精准控温,为货物提供稳定可靠的温度环境。

电驱机械制动系统是具有代际特征的全电驱、智能化、高性能新型制动系统,以电能直驱取代了传统的压缩空气驱动模式,彻底解决了制动系统介质泄漏、维护复杂等运用痛点,实现了全电气化,具有响应灵敏、控制性能优、冗余度高、智能化水平高、重量轻等特点,代表轨道交通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未来发展方向。

双集群联动,共筑产业链协同发展新高地

在协同链展区,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中国中车全产业链生态协同的生动场景中,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中车从关键部件到核心器件再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展示。

展会现场,系列化新能源机车是中国中车针对国家“双碳”战略和引领技术发展趋势的全新产品平台。该系列机车具有内电混动、电池动力、氢燃料混动三种动力源,涵盖1000kW到2000kW多种功率,全面满足国内外钢铁冶金、矿山、电力等铁路运输场景需求。2024年,中国中车研制的20台1000kW内电混合动力机车在鞍钢集团内全面上线运行,这一合作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迈上新台阶,更是央国企协同创新的典范。

现场还重点展示了“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沙盘模拟,让参观者直观体验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独特魅力与应用效果,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提供更经济、更适用的定制方案,为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带来最优选择。

地铁车辆190kW永磁牵引电机配套时速80~100公里地铁列车,采用多极永磁、全封闭高效散热、系列化模块化等设计技术,相比异步自通风牵引电机产品,该电机重量减轻约8%,效率提升约3%,损耗降低约40%,能耗降低约30%;噪声降低3~5dB(A),全寿命周期成本减少约30%。

26MW漂浮式海上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针对行业大兆瓦机组需求,通过无联轴器发电机齿轮箱高度集成系统协同优化等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突破,实现“高效率、高集成、高可靠、高经济性”目标,为推动海上风电向大功率、深远海迈进提供了中车解决方案。

6.XMWh储能系统具备高能量密度、安全智能、强适应性、响应快速、运维便利等特点的储能系统。针对行业高能量密度趋势与极端工况,以“一簇一管理”实现精细化能量控制,借智能组串式架构、高效液冷技术,集成多重消防及智能化安全防护体系,具备快速散热与主动预警能力,灵活适配风光储场景,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数字技术驱动,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中车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品智能化已成为“国家名片”的新特征,产业数字化已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新标识,出行智慧化已成为人民出行的新体验。中国中车通过自身的数智转型,不断赋能产业体系生态化,带动全产业链迈入“数字时代”。

在数智链展区,中国中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应用于机车电器系统的智能清洁机器人亮相,彻底解决传统清洁作业的难题;针对智能工厂自主研发的智能产线解决方案,集成“标准化+数字化”作业单元,生产效率行业领先;中车“安网”数智管控平台运用AI、5G、物联网技术,围绕安全生产、安防、消防等构建快速感知、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的处理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危险源动态监控、风险超前防范、治理关口前移。推动安全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根本性转变,让安全防线始终跑在风险前面。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实现了列车从“自动运行”到“自主运行”的跨越,让列车运行更加可靠、更有效率,让线路建设运营更有效益、更易互联互通,列车可用性由99.99%提升至99.9996%,大幅提高折返效率,减少车载和轨旁设备及其维护成本,降低全寿命周期建设运维成本,还可以实现不同线路和厂商之间的互联互通。

工业机器人智能焊接分拣工作站以智能集成、高精度、柔性化为核心优势,集成了3D视觉系统、六轴工业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高速分拣执行机构及控制平台,通过全流程智能协同控制,解决了传统焊接作业中“焊缝质量波动大、人工分拣效率低、产线柔性不足、安全风险高”四大痛点,实现复杂工件从精准定位到智能分拣、智能焊接的全自动化闭环生产。

双链共建,激发文化产业新活力

中国中车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

在文化科技产业链展区,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中国中车设计的各类文化衍生品,如动态仿真车模沙盘、笔记本、随行杯等文创产品吸引了领导和嘉宾的驻足观看。中国中车充分发挥文创产品的渗透和增值效应,提升传统制造业价值链、拓展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行业的融合,释放产业创新活力。

创新引领,共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车展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嘉宾和媒体探访。作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中车通过链博会展示了其在全球供应链建设方面的创新成果,彰显了从“跟跑”到“领跑”的产业升级历程。

未来,中国中车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以合作为纽带,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书写“连接世界,与你同行”的新篇章。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贾奥胜

 

♦  关注 ·  Focus  ♦
 
 

 

 
 

黑芝麻智能:全栈方案链动产业未来

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引领者黑芝麻智能连续第三年亮相2025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E2馆智能汽车链B08展位展示智能汽车与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突破,彰显深化产业链协同的核心价值。

安全智能底座方案,以武当C1200家族芯片为核心,通过硬件级安全隔离、弹性算力扩展和全生命周期兼容设计,有效解决车企舱驾融合面临的安全与成本难题,已获多家国际头部车企量产认证。

应用成果领域,黑芝麻智能展出了华山A2000芯片与武当C1200家族芯片协同构建的机器人“大小脑”系统——“大脑”负责决策规划,“小脑”负责精准控制,为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提供关键支撑。目前,黑芝麻智能已与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及傅利叶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领域达成合作。

量产成果方面,华山A1000家族芯片凭借其成熟、完整的量产软件生态和应用,已在吉利银河E8/星耀8、领克07/08 EM-P、东风奕派eπ007/008等多款车型实现量产,支持高阶辅助驾驶等功能。

现场还展示了合作伙伴星程智能基于华山A1000芯片研发的胤驹EN-JOO自驾系统、DR5微型智能物流机器人、CR3智能清扫机器人等产品。

作为深耕本土的高性能车规芯片供应商,黑芝麻智能表示将持续深化全球合作,携手构建安全、高效、创新的智能汽车价值链,为产业智能化变革注入持久动能。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马敬泽

 

吉星汽车:首日签2亿元醇氢重卡订单

链博会首日,由浙江省贸促会和温州市贸促会组团参展的吉星汽车科技(温州)有限公司与安徽开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购400台远程醇氢电动重卡,销售额超2亿元。

中国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于健龙,浙江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陈建忠,浙江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娄万总见证此次签约仪式。

吉星汽车科技(温州)有限公司由吉利远程商用车集团、温州市交运集团,星巴达控股集团合资成立。作为2025年中国品牌500强及AAA企业信用单位,业务已覆盖新能源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五大产品线,以及市政、警用、消防、医疗、环卫等专用车型的布局,涵盖了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全场景。

吉星汽车还依托吉利远程商用车集团资源,同步开展充换电项目投资、储能投资、运力服务等多领域业务。

吉星汽车董事长林育介绍,为参展2025中国链博会,吉星汽车在链博会前期做了充分准备,基于深入的市场调研,提前对接目标客户、全国影响力的商贸物流类商协会以及各大驻华使馆,精选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系列车型参展。

林育介绍,本次参展的远程醇氢电动重卡得到签约客户青睐。该产品燃料成本较柴油节省32%至45%,每公里最多节省1元钱;单次补能续航可达1500公里,让物流运输更为环保经济;在远程醇氢电动技术路线下,燃料的资源禀赋契合商用车减排需求;远程醇氢电动技术的积累、传承与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使得醇氢电动技术能够高度契合商用车复杂、多元的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纯电车型续航短、充电慢等问题,柴油车用车成本高的主要痛点。

吉利远程醇氢重卡技术路线采用甲醇燃料与电动技术结合的双轨方案,通过醇电互补解决重卡场景的续航与效率问题。该技术路线由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研发,依托吉利20年甲醇技术积累,实现全场景绿色动力解决方案。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马敬泽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7月21日 6版)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