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下半年,要往哪些方面发力?
近期,多部门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其中提到与物流、制造业相关的多项安排。
“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为落实会议精神,相关部门纷纷做出部署。
围绕新质生产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图源:新华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出,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抓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加强底座攻关和重点场景应用。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提出,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深化,正在加快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必修课”和必选项。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筑本之法。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图源:新华社)
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制定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
财政部表示,要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中国人民银行提到,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随着全球经济结构深刻变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破除“内卷式”竞争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图源:新华社)
近年来,在部分行业里“内卷式竞争”频频出现,盲目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发展低效问题急需解决。近日,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正通过法律修订、政策引导、行业自律等系统性举措,推动民营企业从“低效竞争”转向“创新竞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关注专业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全年超过1200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2000多人。
(图源:新华社)
近年来,物流行业面临“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尴尬局面,人才供需不平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抓好重点领域岗位挖潜扩容方案实施,会同相关部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等就业增长点。扎实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修订职称评审管理规定,研究出台养老服务师、修订社会工作者等职业资格制度文件。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专业技术人才人工智能通识继续教育。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实落地,推进企业自主评价提质扩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修订一批国家职业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