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装有10吨黄瓜的冷链车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高坪镇贺坊村宝阳农业合作社发出,驶往上海西郊农产品交易中心。
宝阳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卫华感慨道:“以前根本不敢多种,就怕水果烂在家里卖不出去。现在有了冷库和冷链车,心里特别踏实,种多少都能卖出去,而且价格也更稳定了。”
过去,高坪镇的水果常因滞销而烂在地里,打击了农户生产积极性。去年,抚州市临川区投资10亿元建设的江西供销(临川)冷链物流园正式投入使用,依托江西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整网营运优势,辐射赣东、联接海西,补齐赣东北地区农产品仓储流通短板。今年,物流园创新打造了“移动冷库+田间仓”体系。通过模块化冷库设备的灵活配置,已在临川区主要果蔬产区建成4个田间冷库节点,形成覆盖半径15公里的冷链服务网络。实测数据显示,该模式使农产品采后预冷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腐损率同比下降28%,有效保障了上海青、苏州青等时令蔬菜的品质。
如今,随着冷链物流推广,昔日“愁卖”的农产品不仅降低了腐损率,还使销售周期延长。国家统计局临川调查队调研数据显示,通过冷链运输,瓜果类损耗率平均降低15%以上,水产类降低超20%,农产品销售周期延长1至6个月,实现了错峰和跨区域销售,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临川区供销社负责人程庆华表示:“下一步,我区将双管齐下推动产业升级。一方面,制定地方性标准,围绕临川区主导农产品,牵头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地预冷、加工包装、冷藏运输等环节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以高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推动设施设备标准化,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化冷藏集装箱、周转箱、托盘等载具,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不同企业间的无缝衔接,全面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