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兵工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合作,正式签约蒙古原油管道项目新一批物资采购合同,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建设。作为深耕供应链领域的参与者,物资集团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持续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成员单位合作,依托供应链领域积累的专业经验与资源整合能力,在进出口市场扎实拓展供应链版图。
业务破局创新:蒙古草原的“第一桶金”
2024年初夏
蒙古国赛音山达的戈壁滩还裹挟着丝丝寒意
物资集团供应的塑料管及管件物资
已踏上这片土地
在实际业务中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7个月前,物资集团敏锐捕捉到北方国际蒙古炼油厂项目的商机,凭借过硬的实力、健全的资质和可靠的保供保障体系,成功拿下这笔过千万元的订单。
“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需求与信任一定是牢牢捆绑在一起的”,钢铁供应链事业部总监李长军说道。项目推进过程中,从最初的拿需求清单询报价,后续主动参与设计修正、寻找产品替代现货等,物资集团力求精准把握客户需求。面对项目中数十种非国标配件的需求,物资集团完善供应商联盟模式,提升响应客户小散特急需求速度,快速配齐项目急需各类货品。供货从原本主材拓展至多类型主辅料需求,订货量也增加至原金额的近四倍。
“做跨境供应链,要和时间赛跑。”李长军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今年7月那达慕节前,就发生了与时间赛跑的一幕。施工现场急需一批货品,因临近那达慕节,跨境运输许多审批流程速度放缓,为了不影响整体施工进程,需赶在蒙古口岸关闭前送达。物资集团全程关注厂家生产进度,分秒必争提前将货物送达口岸,施工方收到货物说:“从材料质量强度到包装保护处理,每一个环节都很完备,这批物资让我们对项目推进更有底气了。”
聚力业务拓展:伊拉克市场的“破冰之试”
2025年初春
伊拉克巴格达省的海风暖意融融
在物资集团“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相关业务的版图之上
西亚市场的“破冰之试”
正随着夏日的脚步徐徐展开
从基础材料到多层加工,物资集团为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东巴油田项目供给的不仅是合格货品,更是为“一带一路”项目搭起“物资桥梁”。
预备发货的钢结构材料
3月8日,随着零部件加工厂的最后一批钢结构件运抵港口完成装箱,发往伊拉克巴格达省振华石油东巴油田项目的第一批关键物资已经集结完毕,每一件物资的顺利启程,都浸透着物资集团工作人员日夜兼程的汗水与攻坚克难的执着。为了保证货物完备顺利装入集装箱,项目经理向康琳前往上海港口仓库逐件核查货物,保障万无一失,她说“海运不比陆运,错过一班船就要等半个月,绝不能出现差池。”
这笔物资订单藏着供应链管理的“智慧密码”,物资集团提前20天锁定船期,将生产计划细分拆解三步走,通过多层监控实时追踪进度,确保货物如期装船。物资集团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严控生产时效,工程专家宋可为驻场一线35天,只为能够按时交付质量过关的货品,东巴油田项目总监竖起大拇指:“你们供货就像及时雨,想要的材料都能满足。”
模式复制输出:从“做成事”到“会做事”
在蒙古和伊拉克项目的成功实践基础上物资集团实现了从“做成事”到“会做事”的跨越,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系列操作模式,持续优化现有业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
通过对过往项目经验的系统梳理与提炼,物资集团完成了全面详尽的作业指导书,明晰各部门分工协作具体内容,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行动指南;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从供应商筛选、物资采购、物流运输到质量监控等各环节的高效协同,为物资集团今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明确且坚实的指引。
在业务拓展方面,物资集团不仅在出口领域稳步前行,进口业务也持续发力。物资集团积极拓展相关国家的政策进口渠道和资源品种,不断丰富进口业务的版图。2025年,进口相关国家资源长单全部按照上期所定价,且以人民币计价的采购规模逐年增加,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更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贡献了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要“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从蒙古草原的物资急运到伊拉克港口的钢构集结,从单一品类供应到全链条服务升级,物资集团始终锚定供应链服务的本职定位,深耕主业赛道,充分发挥集采统筹、物流运输等特色优势,以定制化服务方案破解跨境流通中的地域与流程壁垒,将企业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脉络,以务实行动彰显中国兵工物资集团的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