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顶压前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我国进出口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反映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强劲韧性。
外贸大盘稳
进出口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
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增长6%。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截至9月份,我国出口、进口已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外贸大省挑大梁的作用持续发挥,前三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超过八成。从国际数据看,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的比重为11.8%,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海关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对于“进口弱于出口”的问题,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分析指出,前三季度,由于国际市场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的增速和数据表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从数量来看,我国进口的数量指数同比增加了0.6%。从月度走势来看,截至9月份,进口已经连续4个月增长。
增长动能新
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
王军表示,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我国制造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不断走俏国际市场,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风电出海跑出了“加速度”,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长了23.9%。越来越多的企业紧跟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比如,有企业推出了随心所“移”的分体式空调,室内、室外机都可以灵活安装,这样的产品适应了欧洲市场的建筑和气候特点,带动了前三季度我国对欧洲出口空调增长了超过两成。针对热带多雨地区,有企业研制了实时追踪阳光轨迹的太阳能路灯,发电效率大幅度提升。
近年来不少国货“潮品”变成了全球“爆款”,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亮点。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的玩具超过了500亿元,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许多都属于国货“潮品”。
外贸“朋友圈”扩大
对八成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
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个。前三季度,我国对约八成的贸易伙伴出口实现增长。
APEC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前三季度,我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了2%,规模达到了19.41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7.8%。其中,我国对其他经济体进口、出口的高技术产品都超过了2万亿元,分别增长7.9%、12%,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口、出口总值的比重都在六成以上。
前三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贸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我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了6.2%,高出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进口方面,我国大宗商品进口量中,来自共建国家的占64.6%,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出口方面,对共建国家出口电子信息产品增长16.6%、高端装备增长37%、风力发电机组增长58%,出口纺织服装、食品、家具、汽车等“衣食住行”商品均实现了增长。
东盟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6%,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持续深化。
王军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这些都给我国外贸运行带来了压力。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的优势突出,进出口保持韧性和活力,这些都将为下一阶段外贸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