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钢铁 • 正文

闫润峰:用“匠心”守护每一台精密仪器

  来源 :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  作者 : 赵悦
发布时间:  浏览:

每天早上七点半,闫润锋总会提前半小时出现在理化检测中心。打开设备间的大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沿着那排精密仪器走一圈,听听声音,看看指示灯,用手背感受一下电机温度。“设备就像人,你常关心它,它就不容易‘闹脾气’。”这句话,他常挂在嘴边,也落实在每一天的日常中。这份对设备的细心呵护,正是他匠心守护的起点。

 1993年,闫润锋走进产线,抡过大锤、调过设备,那段经历让他对钢铁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熟稔于心。后来他转岗成为物理性能检测员,每天与试验机、温控仪、光谱仪打交道。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对仪器维修产生了特殊的情感。“每次拆开一台设备,就像打开一扇门,里面有电路、有程序、有机械——每一样都让我着迷。” 这种着迷,让他从“用仪器的人”变成了“修仪器的人”。而真正让他在降本增效中找到价值的,是工作中一次次“心疼”的时刻。

 “一片打磨片要五十块,太心疼了。”有一次,他看到实验室用的上电极专用打磨片,一袋十二片就要六百多元,而且用不了几天就得换。他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动起了脑筋。那段时间,他成了五金店的常客,买来不同型号的砂纸,又找车间老师傅帮忙做了两副冲头——大的冲外圆,小的冲内孔。没有专用设备,他就用手工一片片地冲压。砂纸屑沾满了工作服,手上磨出了水泡,但他乐在其中。“咱们自己动手,一片成本不到一毛钱,效果一点也不差。”这套自制打磨片如今已在多台检测设备上推广使用,一年能省下一万多元。这双巧手,在细微处实现了真正的降本。

更展现闫润锋“巧手降本”功力的,要数去年那场针对多台堀场仪器“NDIR加热器断路报警”的自主攻坚战。当时,实验室里碳硫仪、氧氮氢仪、氧氮仪三台精密设备接连“罢工”。若按老路子请厂家上门,单次服务费就要八千多,配件还得另算。“这钱花得心疼,咱自己试试!”闫润锋二话不说扎进了维修间。他反复比对配件,发现关键接头国产件与原厂件就差零点几毫米——就这头发丝般的差距,让常规替换都行不通。凭着多年手感,他琢磨出“保留原线、只换芯子”的独门方案,像做精细手术般拆解精密部件,焊接时屏息凝神。“设备跟人处久了,就知它脾气。”他边修边念叨,“你敬它一分,它还你十分。”就这样,三台“病号”被他一一治愈,稳定运行至今。这份在细微处较真、在难题前担当的劲儿,正是“匠心护器”最生动的写照。

 三十年来,闫润锋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在他的工具箱里,有一个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台设备的“病历”——什么时候修过、换过什么零件、有什么注意事项。“这些设备就像我的老朋友,它们的‘脾气’我最了解。”

如今,走进理化检测中心,你会看到闫润锋身边总是围着几个年轻人。他一边修设备,一边讲解原理、传授技巧。“要把工作当成事业,而不是任务。”这是他最爱对年轻人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工开始主动学习维修技能,参与小改小革。整个中心形成了“能修不换、能用不弃”的良好氛围。“看着设备重新转起来,比什么都开心。”说这话时,闫润锋正蹲在一台氧氮仪前,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电极位置。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黑发中闪现的银丝上,那双沾满机油的手却依然稳健如初。

在闫润锋身上,“巧手降本”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次精心调试、每一次自主修复;“匠心护器”也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三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他用最朴实的方式证明:真正的工匠,就在每一个珍爱设备、惜物降本的平凡瞬间里。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