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10月28日,2025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在上海开幕。本届展会吸引了900余家物流机器人、工业级无人驾驶等领域展商同台竞技。
(图源:京东官方)
值此11.11大促前夕,京东物流首次发布智狼扩展版、天狼四向车、自动分播墙(端到端版)三款“狼族”机器人,正式加入其机器人军团。这不仅是对抗大促订单峰值的“利器”,更通过京东物流超脑AI大模型的全局调度,展现了以AI重塑仓储智能化、破解行业“潮汐成本”痛点的新范式。
超20省市“狼族”上岗 从方案到能力的跨越
今年11.11,京东物流将首度大规模投入这支“狼族”机器人军团,在物流全链路实现“AI+机器人”驱动,目前已在全国超20省市落地。
区别于传统单环节智能化设备,这些机器人并非孤立运行——在京东物流超脑2.0 AI大模型的指挥下,它们形成协同作战体系:天狼四向车负责高密度存储转运,智狼系列聚焦“货到人”拣选,自动分拣墙承接分拣分拨,智狼穿梭车支撑超高存储,从入库到分拣全流程闭环协同。
这一模式已在11.11实战中验证。面对订单波峰,系统动态调配各环节产能,既避免上游过度生产导致下游拥堵,又确保峰值需求被高效消化,大促平稳运行的背后,是智能仓储技术从“展品”到“实战利器”的跨越。
此外,升级后的智狼扩展版(由“搬运机器人+飞梯机器人”组成)聚焦12米内中高层仓储,精准完成“定位-取货-对接”全流程,减少人工辅助;智狼穿梭车则支持30米超高立库,通过穿梭车与提升机配合,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与出入库效率,适配大型仓储中心需求。至此,“狼族”矩阵已实现对仓储全场景的深度覆盖。
超脑大模型破解行业成本困局
“过去企业面对大促订单波峰很头疼——按日常需求买设备,大促不够用;按峰值买,日常闲置浪费。”京东物流分拣机器人专家王鹏坦言,这一“闲时吃不饱,忙时不够用”的矛盾,曾制约行业降本。
而“狼族”机器人的核心价值,正是在超脑大模型的全局调度下,通过跨环节协同消弭这一痛点。
(图源:京东官方)
例如,传统模式下,下游分拣环节拥堵时,上游仓储可能仍盲目备货,加剧资源错配;如今,超脑大模型能实时感知订单波动,动态调整各环节节奏:大促期间让分拣、配送环节“加速跑”,上游仓储适度控制备货量,避免过量输出;日常则根据订单趋势灵活调配,让设备利用率始终贴近最优区间。
通过这种全局协同,企业无需为峰值单独高成本投入设备,设备综合利用率大大提升,同时减少库存积压、运输延误等隐性成本,真正实现“用智能算力替代物理冗余”。
“我们不仅要让仓库‘聪明’起来,更要让整个供应链‘平顺’起来。”王鹏表示,未来京东物流将持续优化大模型与“狼族”的协同能力,推动智能仓储从“单点提效”向“全链降本”升级。
作为“AI重塑仓储新范式”的践行者,京东物流机器人军团的进化,不仅为企业应对大促潮汐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更将为“构建智慧供应链、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国家战略注入科技动能。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