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功能升级 筑牢韧性根基,
迈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新阶段
——在2025年第二十二届物流枢纽与园区工作年会上的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胡大剑
2025年11月6日 广西·钦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山灵水秀的钦州,与大家共聚2025年第二十二届物流枢纽与园区工作年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民政府的各位领导以及全体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枢纽与园区发展的行业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国民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物流运行质效双升,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物流总收入规模持续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稳步提质发展。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6月,新增30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建设名单;上半年,多个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获得“两重”支持;国开行发放物流领域基础设施贷款120亿元,同比增长67%。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的指导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开展了国家物流枢纽2025年上半年运行情况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国家物流枢纽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发挥“领跑”作用,深度释放降本效应。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枢纽与园区发展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部分枢纽与园区服务价格承压,同质竞争问题依然存在,供需适配方面仍有优化空间,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
2025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是现代物流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持续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正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我认为有以下六大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规模布局基本完成,发展重心转向功能提升。截至目前,全国已分七批建设共181个国家物流枢纽,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达2769家,全国物流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已基本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去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整合提升物流枢纽设施功能”,指明功能提升是物流基础设施下步发展的大势所趋。要培育提升枢纽与园区发展综合竞争优势,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枢纽、组织运行中心和服务高地作用,推动传统物流服务向供应链全链条服务转型,强化物流枢纽与园区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服务等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网络建设“硬联通”基本实现,信息业务“软协同”成为关键任务。《“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当前,全国物流网络“硬实力”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推动物流体系从物理联通向系统融合转变,已成为提升整体运行效率的关键。下一步,要着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业务全链条可视化、透明化,提升物流组织协同效率;健全物流枢纽、园区间合作机制,深化业务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三是有力支撑产业集聚,供需适配水平有待提高。枢纽与园区积极践行“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式,有效引导生产要素向周边集聚,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加强,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持续提升。然而,枢纽与园区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方面仍有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应加强枢纽与园区对区域产业布局和物流需求的前瞻性研判,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开展物流新模式新业态的培育和创新,推动供需精准适配,实现价值共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深化数字技术应用,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势在必行。当前,枢纽和园区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物流基础设施已具备数字化、现代化转型的技术条件。应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进程,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应用,推动流程透明、场景透明与多方协同,拓展智慧物流场景,实现从“物流场所”到“数智枢纽”的升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也正在积极推动《物流园区数字化评价》等标准研制,旨在为行业提供清晰的数字化蓝图,引导枢纽与园区的数字化转型。
五是国际合作格局优化,安全韧性保障成为重要责任。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物流枢纽与园区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合作范围,不断开辟国际新通道,优化国际合作布局。2024年,枢纽中欧班列开行量约占全国的98%,空港型枢纽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约占全国的92%,我国海外仓布局数量超2500个,物流基础设施对于产业出海的支撑性作用日益增强。当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组,各国贸易政策与口岸通行规则频繁调整。在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要坚持以高水平开放应对风险挑战,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吉乌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海外仓等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系统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际物流体系,提升国际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双循环”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六是碳达峰目标完成在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必然选择。“十五五”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阶段,作为物流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物流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对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要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枢纽与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全流程,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推广绿色技术应用,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运营能效,积极推进物流枢纽与园区的碳排放管理工作。
各位来宾: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物流枢纽与园区的重要支撑性作用,以国家战略为引领,紧密结合产业需求,通过科学前瞻的规划、组织模式的优化以及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共同引导枢纽与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此,希望各位行业同仁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战略功能的实现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召开,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胜意!谢谢大家!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