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区域 > 长三角 > 正文

春风又绿枢纽城

——第 37 期“崛起江淮 ”枢纽经济专题学术研讨会淮安成功举行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王成祥 时间:2025-04-30
导读:第 37 期“崛起江淮 ”枢纽经济专题学术研讨会4月28日在淮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

为落实江苏省委提出的“支持淮安利用综合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的目标及淮安市委市政府有关强化枢纽功能能级,更好将“交通优势”变为“发展胜势”的要求,由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市快递协会、淮安市现代服务业研究会、淮安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运输物流分会、淮安市政协经科委、淮安市物流产业商会等 9 家单位共同举办第 37 期“崛起江淮 ”枢纽经济专题学术研讨会4月28日在淮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

“崛起江淮 ”枢纽经济专题学术研讨会会场

本次研讨会由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会长徐扬主持,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教授张维到会致辞,他指出:“淮安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我校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次部门领导、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物流企业家、论文作者一共有70余人参与研讨和交流,他们对标淮安发展枢纽经济各抒己见,讨论热情洋溢而富有针对性,表达了建设伟人故里的坚强信心和决心。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教授张维(右二)

聚焦枢纽经济,共话发展蓝图

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原会长、淮安市民建专职副主委庞进亮以《构筑国家级邮政快递枢纽的思考与建议》对论文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强调需强化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淮安市政协原二级巡视员朱洁在《淮安水运枢纽经济发展思考》中,剖析水运经济潜力与实施路径。淮安市政协委员赵峰对《聚力枢纽经济发展 重塑现代产业体系》论文解读深刻,他提出科学谋划,高位推动枢纽经济快速发展;体系重构,提升枢纽经济质态和集聚度;明确方向,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改革创新,推动枢纽经济做大做强的四点建议。淮安市铁路办副主任段文扬建议《加快淮安新港物流园建设,从而助力淮安发展枢纽经济》必须制订多园同心发展战略规划,提升淮安新港枢纽的集散能力,加大链主企业的培育和招引力度支持本地企业傍大靠强、明确细化政策保障措施。

淮安市铁路办副主任段文扬(前右二)

淮安大成港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懿对论文《航运枢纽数字物流产业支撑,关于依托黄码港建设长三角北专业市场的思考》也做了精彩解读,在他看来,黄码港建立商品专业市场作用非常巨大,是内河港口功能延伸的重要平台,是现代临港产业优势的形成的有效方式,是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淮安港口城市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淮安完全可以规划入园铁路、延伸疏港道路、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粮食交易、盐产品交易、钢材建材交易类专业市场。他指出,行业痛点在于淮安港口功能单一、没有产业支撑,必须要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淮安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韩文承科长解读论文《优化“四最”营商环境,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淮安市多式联运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更有代表性,他提出如下思路,加快提高综合货运枢纽承载能力,加强淮安港三期自动化码头建设,加快铁水联运提升项目建成投产,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实现集装箱年吞吐量100万标箱;创新多式联运组织形式,实现物流业提质增效;打造枢纽经济,深入推进港城融合,努力推进一城一港一主体的格局;加大市场挖潜力度,扩大淮安多式联运的市场规模;加强技术装备升级水平,确保淮安各类运输高效衔接;强化政策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

黄码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刚结合地方实际分享了《如何利用综合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的观点。他表示,围绕打造东部地区陆海联运大通道目标,促进交通与城市、产业要协同发展;突出数智赋能,提升物流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枢纽经济与城市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接下来,淮阴工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戴权博士做了精彩发言,他在论文《枢纽经济背景下淮安市数智物流平台发展建议》中提到淮安数智物流平台不足:一是平台协同有待优化,枢纽效能有待提升;二是数字资源利用不足,数据价值未能显现;三是服务能级期待跃升,价值链条期待延伸。他同时指出,淮安要打造多式联运的数字化枢纽,强化水陆空协同作用;创新低空物流网络,赋能特色产业高效流通;利用AI驱动的资源聚合平台,破解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痛点;构建数字孪生生态,升级口岸枢纽智慧化能级。

戴权博士建议,淮安数字化平台发展要打造示范场景案例,推动平台生态智慧化改造升级、统一数智物流平台技术体系,同时深化数据智能应用,提升服务能级与价值延伸。淮安必须重点打造出“产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共同体,夯实数智化这一重要根基。

淮阴工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戴权博士

最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交通旅游学院鲁庆尧博士的论文《淮安物流枢纽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更是入木三分。他认为淮安物流枢纽功能有待完善,物流运营总量偏小,物流企业多而不强,智慧化程度不高,他指出,要科学规划物流枢纽网络结构,完善物流枢纽的基础设施,推动物流枢纽与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加强物流枢纽能力建设。

成果丰硕,聚力未来

本次研讨会共征集论文28篇,涵盖枢纽经济战略规划、数智化转型、产业融合等领域,汇编成册供各界参考。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论文内容展开又热烈讨论,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涵盖了加快新港物流园建设、推动航运数智化升级、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等。 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会长徐扬指出,学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联系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积极推动交通与物流领域深度融合,为淮安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会长徐扬

本次研讨会很实在,敢于讲真话,又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淮安市邮政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闫峰提出了四点看法,一是信息化系统要尽快整合,二是多式联运的模式要创新,三是突出物流金融的杠杆作用,四是强化实物和空间的有效转化。

此外,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清,淮安市港航中心主任罗衍庆,淮安市物流产业商会会长许伯栋,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交通旅游学院院长周爱群以及淮安市发改委、市交通局、相关交通运输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就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枢纽功能、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等议题进行表态发言,淮安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王兆文对会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呼吁政企学研协同发力,迎接淮安枢纽经济发展的美好春天。  

这是一次围绕枢纽经济专题的成功的研讨会,积极向上而又富有建设性和创新性,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润泽着这座美丽的未来枢纽之城。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