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物流行业大咖相聚秀洲共话临空经济
这是一场关于航空枢纽与国际物流发展的前沿对话。
5月16日,第二届长三角航空物流新模式发展研讨会在秀洲区举行,300多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和临空产业发展展开深入交流。与会者以全球视野剖析临空经济的发展脉络,用前瞻性思维探寻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每一个观点都如星火,点亮航空物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前行之路。
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航空物流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行业大咖们以全球化的眼光和视角,分享专业见解,内容深刻、分析全面、观点独到,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航空物流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委员、总经济师 崔忠付)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航空物流作为链接世界经济的重要纽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崔忠付指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航空物流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
在他看来,航空物流行业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近年来,跨境电商迎来高速发展,以希音、拼多多、速卖通、抖音等为代表的平台企业正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不仅推动国内新一代出海企业拥抱全球市场,也成为航空物流扩能升级的新动能。与此同时,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成为新发展格局下航空物流市场的新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航空货运供给持续加大,航空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崔忠付表示,“随着航空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系列推动现代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出台,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全国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建设。”
作为全国第二个、长三角区域第一个专业航空货运枢纽,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项目将于今年底投运。届时,依托嘉兴南湖机场,嘉兴将为周边区域提供一个联通国内、链接全球的便捷窗口,对助力区域高端制造业参与全球产业竞争、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他呼吁各方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航空物流发展的重要机遇,协同创新、通力合作,大胆探索供应链业态新模式与上下游合作,持续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助力航空物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所长 武芳)
武芳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航空物流业面临的新形势。“当前,全球产供链发展趋势正从基于效率和比较优势的全球布局,向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布局模式转变。这种趋势的变化,和航空物流业、先进制造业以及跨境电商产业都密切相关。”武芳指出。
她详细阐述道,产供链的布局正逐步向文化相似、地域相近、利益相符的区域聚集,这是一种更接近消费者的本地化布局转变,不再以效率为唯一或者首要的考量因素,而是更加注重产业链的韧性和稳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单纯的海外贸易转向国内贸易与海外贸易并重的模式,以期构建更加自主可控的产供体系。
“未来,全球对于资源、通道和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武芳强调,“这就要求广大航空物流企业通过优化服务链条、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从服务电商销售向服务制造业出海转变,助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对此,武芳提出了具体建议:企业应综合考虑国际化经营目的及所在区域与我国友好关系、营商环境、产业链供应链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深入挖掘当地及周边市场的发展潜力;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化运营,完善合规体系建设,在安全环保、劳动用工、财务税收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合规制度,提升企业形象,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邹建军)
邹建军从区位角度,深入分析了嘉兴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的独特优势。“嘉兴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经济区位。它本身位于市场需求中心,拥有丰富的腹地市场,这个腹地市场特指地面交通1.5小时所覆盖的区域。”邹建军指出,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是长三角核心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科创和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航空物流和枢纽经济具有明显优势。
他认为,打造高水平的全球航空物流枢纽、临空产业智造高地,关键在于提升干支仓配和供应链集成能力,构建航空通道、枢纽和管理平台,培育通道经济。他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道:“一条线不是通道,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我们如果将航空物流枢纽想象为长江的出海口,那么这条‘通道’就是长江,长江从源头浩浩荡荡一直延伸至出海口,中间汇聚了无数支流。我们的航空物流枢纽就是需要这样的‘支流’,需要航班密度来支撑区域经济的联通。”
针对嘉兴航空物流枢纽建设的路径选择,邹建军提出了中肯建议:“上海浦东机场综合竞争优势显著,具有很强的虹吸效应;杭州、宁波和无锡等地机场则具有一定始发市场和航线网络先发优势。嘉兴建设航空物流枢纽、发展临空经济要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他建议要独辟蹊径,持续放大“区域网络+重点通道+多式联运”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航空物流服务链,增强开放属性,形成上下游产业吸附力,构建起共生共赢的航空物流生态系统。
(浙江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陈忠跃)
陈忠跃从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阐述了嘉兴南湖机场的重要地位。“嘉兴南湖机场是全省物流版图的关键落子。该机场的建设发展,既依托于全省航空业的跨越式发展,又承载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资源布局。”陈忠跃表示,当前浙江省航空物流产业已经实现从整合到引领的跨越,全省正积极构建“一核心两枢纽六节点”的协同发展体系,即以杭州机场为核心,宁波、温州机场为枢纽,舟山、衢州、台州、金义、嘉兴(在建)、丽水(在建)六个节点协同发展的体系。
嘉兴南湖机场作为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是长三角物流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忠跃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要深化协同分工,建立航线互补、数据互通、政策互认的联动机制,形成“长三角机场群”发展合力;要串联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与多式联运通道,加速产业链与供应链深度融合;要努力培育临空偏好型产业集群,如航空制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可持续动力。
“最重要的是要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陈忠跃强调,“要通过拓宽航空产业链、提升产业能级,将嘉兴南湖机场打造成为面向全国航空运输企业开放的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