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钢铁 > 正文

河钢:稳链强链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23-01-04
导读:170毫米厚高等级海工钢新品实现全球首发、国内首次研发的转炉底吹氧底喷粉炼钢成套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6项拥有自主产权的工业机器人成功替代进口……

170毫米厚高等级海工钢新品实现全球首发、国内首次研发的转炉底吹氧底喷粉炼钢成套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6项拥有自主产权的工业机器人成功替代进口……

新时代踔厉奋发,新成就澎湃涌现。河钢,跟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步伐,开辟以技术升级为总牵引的全新赛道,构建先行一步的竞争优势,绘就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河钢将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推动钢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展现更大责任与担当,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全方位做强钢铁支撑。” 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说。

全新升级:“钢铁向材料,制造向服务”

2022年10月底,河钢材料院自主开发的高持久高热强高温合金,顺利通过某“两机”装备核心部件客户试用,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高温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等领域关键零部件制造,是妥妥儿的“高精尖”产品,此次研发的高温合金产品吨钢售价可达80万元。

图为承德钒钛成品库。

“得益于技术升级的强大支撑,让我们将产品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变得更加从容。” 河钢材料院特种材料研发中心高温合金研发人员张泽峰感慨地说。

当技术成为引领时,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进入2022年,“技术升级”成为河钢的战略基点和效益支点。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培育高端特色产品,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建立新的比较优势,这是河钢立足新发展阶段确立的新目标。

目标既定,千帆竞发。河钢制定《技术升级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技术升级路线图;刚性推进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自主研发课题“项目制”、产学研课题“揭榜制”,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统一管控的科技创新模式。7月,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组建成立,致力打造铁基及钒钛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应用创新高地;8月,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崭新“亮相”,加快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钒钛材料创新基地。

与此同时,河钢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营销模式转变,更加关注本地市场、更加关注细分市场、更加关注新产业和新业态市场、更加关注个性化和小众化市场,零距离倾听市场的新脉动,多渠道对接铁基材料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河钢的材料目录和市场目录。

丰富完善汽车钢、家电钢、工程机械用钢等27个品种109个牌号的材料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材料选型服务;瞄准光伏行业材料绿色化发展方向,定制锌铝镁产品替代方案,助力用户产品减重40%;发挥模具材料领域特殊优势,研发新型高温模具材料替代高钴镍基合金,使用户产品寿命提高3倍……

图为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镀锌生产线。

技术升级赋能下,河钢装备、人才、技术、创新等全要素发展优势竞相迸发,让产品 “含金量”“含新量”成色更足。2022年以来,河钢实施了100余项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以及4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大规格550MPa级高强钢筋、吉帕级气冷马氏体钢等19个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13项产品替代进口。一大批高端和特色产品应用于华龙一号核电站、雄安新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河钢品牌持续闪耀冬奥赛场和大飞机项目、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工程”。

全新链接:由“低碳钢”到“绿钢”

图为河钢集团与宝马集团共同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现场。

2022年8月4日,河钢与宝马集团在沈阳签署《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从2023年中期开始,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量产车型将逐步使用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2026年开始,在整车量产过程中使用河钢生产的绿色汽车用钢。河钢成为宝马第一个中国“绿钢”供应商,也标志着钢铁与汽车行业联动减碳跨领域合作的崭新突破。

与此同期,以“绿钢”为方向的河钢浦项汽车板合资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该项目于2022年年初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汽车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绿钢”,成为全球钢铁和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引领者。凭借在行业的高度影响力和低碳绿色发展前景,该项目荣获标准普尔全球金属行业“年度最佳交易奖”。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绿钢”,是河钢2022年聚力打造的标志性品牌。在主动构建更加自主、安全、刚性的钢铁材料产业链供应链中,河钢与宝马、浦项控股链接起的“绿钢”产业链条,正在让绿色成为钢铁的最美底色,让钢铁的低碳印记愈加鲜亮。

河钢“绿钢”不单指产品终端的节能、环保、无害化、长寿命、可回收等绿色属性,更注重全方位全过程的绿色链接。基于绿色制造、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矿山“六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总体布局,3月2日,河钢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深耕流程优化重构、产业协同降碳等六大降碳技术路径,建设碳数据管理和产品LCA管理平台,实现2025年较碳排放峰值降低10%,2030年较碳排放峰值降低30%,并最终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助力双碳目标,河钢把“绿色低碳”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自觉的生产运营方式,坚定不移做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用“绿钢”串联起绿色钢铁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用更轻、更强、更环保的钢铁材料,聚力打造低碳家电、零碳汽车、负碳经济,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绿色、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些美好的憧憬,正在河钢助力下不断照进现实。

图为河钢集团唐钢新区全封闭皮带通廊。

在全新的“绿钢”产业生态圈中,沿海“未来工厂”唐钢新区、特钢“梦工厂”石钢新区和高端材料产业基地张宣科技,不断绽放着“源于钢铁又超越钢铁”的靓丽风采;“新生”的大河环科,正在成长为极具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力的生态环保科技平台,推动制造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创新打造的河钢WisCarbon碳中和数字化平台,为精准降碳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让每一吨钢的碳数据都有“迹”可循,让每一块钢都值得托付和信赖。

全新答卷:河钢实践助力“中国方案”

2022年10月14日晚,年度巨制、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播出第十四集“胸怀天下”,其间,“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河钢塞钢再被关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公司和我们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合作,保住了5000个工作岗位,不仅是这5000个工作岗位,中塞双方的合作还创造了超过5万个工作岗位。我将永远感谢习近平主席,感谢中国共产党。”

一座钢厂,幸福了一座城。在这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中,河钢不断写下精彩注脚。走进2022年,河钢塞钢运营步入第七个年头,依托河钢集团的全球营销资源,一跃成为市场遍及西欧、东南欧、美国、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性企业,产值、技术指标等都创出钢厂成立109年以来最好水平,对塞尔维亚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近2%。

沿着古老又年轻的“一带一路”,动能充沛的河钢实践、智慧充盈的河钢故事,跨山越海,走向全球。总部位于瑞士卢加诺的河钢德高,商业网络已拓展至全球50000多家客户,成为“推动中瑞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的重要纽带。地处非洲大陆的河钢南非矿业,持续巩固提升铜产品和铁资源两大主营业务板块的长期竞争优势,为中资企业在南非矿业领域投资树立起标杆示范。

9月2日,由河钢承办的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在“冬奥之城”崇礼举行,国内外氢冶金领域知名院士、专家、行业组织和企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开展深度研讨。面向世界氢冶金同仁,河钢发出“氢启未来”的号召: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氢冶金技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为世界钢铁工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作出更大贡献。

图为河钢集团张宣科技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外景。

“氢启未来”的河钢实践已经走出开创性的一步——12月16日,河钢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全球首例富氢气体(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直接还原氢冶金示范工程,打破了国际上采用天然气制备原料气的常规,既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开启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的新纪元,又探索了一条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低碳甚至“零碳”经济的最佳途径。

与宝马、必和必拓携手“碳减排”,与西门子协同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与昆士兰大学深化可持续钢铁创新中心合作……在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河钢持续创造着更多共赢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河钢实践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河钢名列第189位,创榜单排名新高,这也是河钢连续第14年上榜世界500强榜单。在“2022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及跨国指数”排行榜中,河钢在钢铁企业中位列第一,连续6年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