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重锤砸中美国企业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特朗普政府近期推行的一系列“对等关税”政策,意在让制造业回流、保护美国企业,但滥施“关税”,让美企业苦不堪言。
从物流业到汽车制造业,从中小企业到普通家庭,无一不被这场关税风暴波及。
快递巨头大裁员 沃尔沃宣布关闭生产线
据彭博社4月29日报道,为应对关税导致的成本激增和亚马逊订单量锐减,UPS宣布将在年内裁员20000人,关闭73个仓库设施,预计节省35亿美元(约254.40亿元人民币)成本。
(图源:央视网)
数据显示,UPS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0.7%,亚马逊业务占比从12%骤减,其国际业务更是因关税引发的跨境物流复杂性雪上加霜。美国关税政策使中小企业跨境运输成本飙升,直接冲击了UPS的核心客户群体。
物流作为经济运行的“筋络”,如今却在高额关税重压下“筋络不畅”,这不仅关乎UPS一家企业的兴衰,更反映出美国整体物流体系的紊乱,以及由此对经济循环产生的连锁负面效应。
汽车制造业更是成为关税政策冲击的重灾区,众多企业不得不“断臂求生”。当地时间4月29日,沃尔沃汽车正式官宣将推行总额约18.7亿美元(约136.03 亿元人民币)的成本削减计划,此前4月18日,沃尔沃宣布将关闭宾夕法尼亚州、弗吉尼亚州等三家工厂生产线,裁员800人。
据经济参考报4月30日报道,斯泰兰蒂斯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骤降9%至120万辆,其中北美市场暴跌20%、欧洲下滑8%。在此形势下,斯泰兰蒂斯计划裁撤900名工人,墨西哥工厂停产。
同时,福特皮卡生产线回迁计划也因成本压力被迫延期。即便特斯拉声称“有实力应对关税”,但CEO马斯克也坦言零部件进口成本将导致利润率进一步压缩。
美国安德森经济集团发出警告,汽车关税或将重现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密歇根、俄亥俄等汽车重镇或将爆发裁员潮。汽车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今却在关税的重压下摇摇欲坠,其上下游关联产业也将遭受严重波及,进一步加剧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
美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中小企业向来是经济的“毛细血管”,它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美国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却让众多中小企业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据央视新闻4月24日报道,夏威夷的汤姆·沃克就亲身经历了这场关税风暴的残酷冲击。他经营着一家生产饼干和其他甜食的公司,一直以来,产品的包装材料都依赖从中国进口。以往,这种稳定的供应链和相对合理的成本,让他的公司得以平稳运营。但如今,美国关税政策的落地实施,彻底打破了他的经营节奏。包装材料进口成本从原本的7000美元(约50871.80元人民币)飙升至17000美元(约123545.80元人民币),涨幅高达145%。为了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转,汤姆·沃克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裁员。
(图源:央视新闻)
新罕布什尔州一家经营30年的企业,也没能躲过这场灾难。该企业老板斯科特·安德森经营多年,却因25万美元(约181.69万元人民币)货物滞留中国,资金链断裂。为应对危机,他不得不将员工从12人锐减至5人,生产几乎停滞。
斯科特·安德森无奈表示,公司根本拿不出特朗普政府要求的40万美元(约290.70万元人民币)关税,只能冻结运输、订单与生产,照此下去,几个月后公司就会破产,30年心血或将毁于一旦。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预测,更是为这场危机敲响了警钟:“若关税持续下去,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萎缩的可能性将高达90%,家庭年均支出也将增加2300美元。”
美国商务部4月29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较上个月激增141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1620亿美元。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贸易逆差激增的原因是企业纷纷在美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所谓“对等关税”前囤积物资。
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卡罗尔·托梅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正在采取行动“重新配置”其业务,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贸易环境”。她指出,当前宏观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关税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