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宏观 > 正文

绿色转型之路怎么走?刘世锦: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关系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夏宾 时间:2022-07-28
导读:2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能源基金会特别支持的第二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在京举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论坛上说,探讨上述问题可以从一个角度切入,就是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定下“双碳”目标,中国向着经济和能源的绿色转型迈进,这条道路该怎么走?27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能源基金会特别支持的第二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在京举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论坛上说,探讨上述问题可以从一个角度切入,就是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刘世锦认为,中国的能源和经济转型,应该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这其中经济学的逻辑是,作为存量的传统高碳能源,尽管有一定的减碳空间,但潜力具有累退性,越往后空间越小,难度相应加大,成本加快上升。

  另一方面,作为增量的低碳或零碳新能源,随着产量扩大、技术改进,成本下降加快,绿色产品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比传统产品价格要高,但绿色溢价会逐步由正变负,新能源代替老能源的减碳成本优势增大,进而加快新老能源比例的转换进度。

  “其实这个过程已经发生了。我们现在讲减碳的问题,现实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现在有三种不同的减碳类型。”刘世锦指出,第一种是衰退型减碳,即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排放减少,甚至没有排放。

  第二种是增效型减碳,通过提高碳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同样产出的但产生较少的碳排放。“我们经常讲的节能减排、节约优先等,大体上相当于这种类型的减碳。”刘世锦说。

  第三种是创新型减碳。刘世锦表示,这是通过创新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比如风、光、水、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若用这类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就可在实现相同产出的前提下减少碳排放。

  在刘世锦看来,创新型减碳启动、引领了远超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数字化转型。衰退型和增效型减碳主要体现的是防御型战略,也就是在主要的、原有的能源体系中做文章,是在面对冲击的情况下,思考如何守住原有阵地,但创新型减碳体现的是进取型战略。“虽然在较长一个时期里,我们对进取型战略已经有了认识和展望,但想法和做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防御型战略。挑战在于如何尽快地转向进取型战略转变。”

  刘世锦认为,应对上述挑战的一个大方针是在稳住存量、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把重心转向更快地扩大增量,对能够增加产出和促进增长的低碳、零碳及负碳技术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激励。而这个激励是一个相互依存“三支柱”的体系。

  具体看,第一个支柱是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型碳汇市场,该市场应聚焦于激励增量部分的技术创新;第二个支柱是形成区域自主减排的责任体系;第三个支柱是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

  “这三个支柱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符合国内外相关规则,包含复杂的协同机制和合约关系。”刘世锦表示,目前可以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技术,将“三支柱”体系中的相关内容“打包”进一个完整的数据运行体系,进行实际操作运转。这方面已有成功案例,数字技术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将会大幅度拓展应用场景。

  但他也提醒,促进绿色创新,既有技术创新,也有制度政策创新,绿色创新和转型面对大量未知和不确定因素,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进取型减碳战略“三支柱”模型其实就是一个方案,可以在创新意愿强的省、市层面先行先试,给出一定的试错探索空间,取得成功经验后完善提高再推广。

  刘世锦表示,“顶层设计”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方向,二是底线,但在这中间还有很大空间要去探索。要调动地方、基层、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性、积极性,通过积极探索,中国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引领世界潮流的绿色转型新道路。

责任编辑:李思远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