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内卷”何时休?整治违规收费只是第一步
近期,国家将农村地区领取邮件快件违规收费问题列入全国集中推进整治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清单。此举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维护从业人员和广大用户权益提供了重要契机,彰显了解决市场过度竞争乱象、保障末端服务质量的决心。
剖析问题根源,农村地区领取邮件快件违规收费现象,本质上是按址投递要求下“派费不足”这一核心矛盾的集中爆发。末端网点盈利空间被压缩,难以覆盖农村广阔地域的投递成本。而“派费不足”的症结,则深植于快递企业总部的定价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之中。这绝非基层邮政管理部门单方面所能解决的。因此,要通过各级邮政管理部门通过自上而下的监督推动,促使快递企业总部切实承担责任,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利益分配,完善治理结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源头上推动问题解决。
国家层面的“指挥棒”固然关键,却也离不开基层监管力量的“冲锋陷阵”。在国家邮政局明确方向、对总部施加压力的同时,各地邮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响应:大力宣传按址投递义务,严格执法震慑违规行为,积极争取地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并加强跨部门协同治理。唯有上下联动、形成闭环,方能确保整治实效。
对于“市场行为政府不应干预”的观点,必须清醒认识到:市场的主体不仅限于企业,还包括千千万万的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快递企业,特别是掌握定价权的总部,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获益者,其行为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生态。放任市场无序竞争,最终受损的是从业人员福利和用户体验。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需体现人民利益,政府有责任对损害人民利益的市场行为进行必要干预。
至于担忧“政府干预影响市场稳定”的声音,我们更需追问:何谓真正的稳定?是以牺牲末端从业人员的合理收入与职业尊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表面平静,还是行业从业人员有获得感、用户有满意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部分领域的“稳定”,恰如高压锅内的平衡,源自对底层压力的持续积累。当压力突破临界点,后果恐不堪设想。政府之“手”介入,绝非制造混乱,而是要打破恶性“内卷”,缓解末端人员高压,提升其收入与幸福感,进而提升服务质量,最终根治违规收费问题。从业者稳定了,服务好了,市场才能真正稳健。
此外,“提高派费增加成本”的疑虑亦需理性分析。诚然,国家有降低流通成本的政策导向,但降低成本绝不能以压榨从业人员生存空间为手段。当前部分快递企业将揽件价格压至极限,看似降低了物流成本,实则加剧了行业“内卷”,损害了服务质量与从业者利益。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在于企业提升内部治理效能、加强资源整合、应用新质生产力以提高效率。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技术研发等系统性工程,也是政府和社会降低全社会流通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合理提高派费,保障从业人员基本权益,绝非“抬高流通成本”的元凶,而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投入。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其内涵远超企业效益的提升,更应涵盖从业人员职业尊严的实现与用户服务体验的改善。破解农村地区领取邮件快件违规收费问题,关键在于“费”字背后的利益分配机制。基层邮政管理部门须积极主动作为,一方面要坚决“斩断”违规收费链条,解决表面问题;另一方面,要敢于向普遍存在的“不按址投递”行为亮剑,切实维护用户权益。同时,联合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向“加量不加价”的不合理派费分配机制开刀,保障从业人员权益。只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强大合力,才能真正触动利益分配格局,打破看似稳定的表象,为构建健康稳健的市场、实现行业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邮政管理局)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