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6月26日,第五届中国罐式集装箱合作发展暨化工与液态食品物流技术应用大会上,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攀峰以“关税博弈下的产业应对及国际物流通道发展趋势”为主题发表演讲,深入剖析了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下,关税博弈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影响及国际物流通道的新变化。
郝攀峰指出,关税博弈对传统物流通道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新兴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步伐。数据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数量突破10000万列,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启航,秘鲁钱凯港投入运营,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集装箱运量同比增长25倍以上,中吉乌、中蒙俄铁路线路不断完善,为沿线地区带来物流增量、产业增量和产业稳定。
新兴物流通道正在改变供应链布局模式。郝攀峰提到,从单一的海运干线运输向陆路与海运并举转变,从单一运输方式向陆海联动、多式联运网络化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加快了内陆地区多元多向的开放层次,也促进了沿通道贸易和产业的增量市场发展。
以广西为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广西集装箱吞吐量从通道启动前的180多万TEU快速提升到900万TEU,年增速全国最快,近五年临港物流、临港产业快速落地,形成枢纽经济成果。
此外,郝攀峰还指出,物流通道已成为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要素。为确保供应链畅通高效,中国将持续巩固和扩大物流通道建设成果,提升内陆物流枢纽开放通道物流效率和衔接能力,并将多式联运高级形态用于供应链体系中。
同时,物流企业也将依托物流通道伴随中国产业走出去,积极应对全球产业变化,补强全球化物流服务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