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供应链 > 正文

如何打造安全高效预制菜供应链?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贾奥胜 时间:2025-10-09
导读:9月21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已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更好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9月21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已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更好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图源:新华网)

预制菜作为餐饮业的一种创新形式,给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便捷。但同时也因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引发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担忧。

一场争议引发的行业大讨论

9月10日,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社交平台表示,“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图源:罗永浩微博)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回应,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强调“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起诉罗永浩。

“西贝事件”引发人们对预制菜的大讨论。

“知情权”“品质保证”“保质期”等成为此次话题的焦点,西贝固然有其问题,但也不免有些话题过于偏颇。

随着城市节奏加快,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预制菜逐渐走上城市群体的餐桌,也正在走向农村宴席。

争议之下,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对健康的考量。预制菜涉及生产、运输、保存、烹饪等多个过程,其中冷链物流作为关键环节受到物流业广泛关注。

破解快速发展下的行业痛点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

预制菜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为冷链物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

(图源:新华网)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仅统计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品牌产品含关键词“预制菜、预制食品、即食”的企业)2.8万家。2024年全年预制菜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万家,达1.17万家,同比增长120.43%。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9788家预制菜相关企业。

而冷链物流环节是预制菜保鲜的关键一环。

目前,预制菜冷链物流配送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自建冷链物流体系,如海底捞成立蜀海,圣农集团组建恒冰物流;二是委托第三方企业进行冷链物流配送;三是自建+第三方合作模式。

预制菜在物流环节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中冷链物流成本高昂是核心制约因素之一。物流成本主要涵盖冷链运输、仓储管理及包装等环节,而设备投入尤为显著——冷藏车、冷库及专用制冷设备的购置与运维费用均较高。

技术创新正在为冷链物流各环节赋能。通过建立冷链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交流,实现科学布局和供需信息实时对接,完善物流信息网络,以及全过程智能化监测产品、调控设备、优化流程,提高了冷链体系的质量效率、透明度和精准度。

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成熟,预制菜的储存和运输能力大大提升。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保持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冷链温度的稳定等。

相关人士建议:

一、以智慧化提升冷链装备,通过制造工艺标准化打造菜品的保鲜度。

二、推动城市、县域冷链物流中心与农村冷链节点建设,畅通冷链“微循环”。

三、打造城乡一体化配送体系。贯通仓储、加工、检测、贸易、配送的等各环节,全方位解决企业的难点问题。

责任编辑:张雨萌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