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同行40年 > 专访 > 正文

同行40年-领军企业

船舶航运大发展 风雨同舟58载

——中船集团重庆红江绿色智能发展纪实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贾奥胜 通讯员 周丽梅 时间:2025-08-11
导读: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船舶配套企业,从一个传统的“三线”老厂,发展为智能制造现代化企业,其转型轨迹与国家航运事业紧紧相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船舶行业的发展史。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通讯员 周丽梅

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中国造船业正从有影响力的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从量变走向质变,中国造船业如何从“跟跑”走向崛起?

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红江)是一家船舶配套企业,从一个传统的“三线”老厂,发展为智能制造现代化企业,其转型轨迹与国家航运事业紧紧相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船舶行业的发展史。

重庆红江总装车间员工在装配液压气缸单元总成 周丽梅摄

紧跟航运业发展浪潮

重庆红江创建于1967年,主要产品是与船舶航行的动力部件-发动机有关。

船用发动机的每一次升级换代对配套企业重庆红江来说都是一个考验,抓住机遇,便能迎来更大的发展。对此,重庆红江提出了“动力之源,源自红江”的响亮口号,公司伴随航运业的发展脉搏,在每一个关键时期,主动出击,改革创新,始终挺立于船舶配套行业的潮头。

柴油机是利用空气压缩原理,将高压空气与雾状柴油混合燃烧产生热量,带动活塞、曲轴等机械运动,为船舶提供强大动力,柴油机就是现代船舶的“心脏”。而雾状柴油便是供应给“心脏”的“血液”,为柴油机提供雾状柴油的部件名字叫“燃油喷射系统”,这就是重庆红江的主要产品之一。进入21世纪,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行各业对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限硫令、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逐渐成为一项项硬性指标,船舶低(零)碳发展是必然趋势,各种排放量低、燃料经济性高的LGIP液化石油气、甲烷、乙烷、甲醇、氨和氢等新型燃料产品应运而生,船用发动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绿色发展阶段。

重庆红江研发和生产的船用大功率内燃机燃料喷射系统、调速器其规模、技术、质量、品种是国内同类产品制造商中的佼佼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外,生产的滑动轴承、气阀、凸轮轴、海淡水泵、滑油泵、高端液压泵、阀、马达及系统、燃气移动电站、LNG输送系统、LNG低温潜液泵等产品获得全球九大船级社检验认可,是中国船舶集团滑动轴承唯一专业研制企业、科工局核定的燃油喷射系统、轴瓦能力保留单位。

重庆红江各部门通力协作研制LGIP低速机配套项目 周丽梅摄

紧跟行业科技前沿,研制自己的拳头产品,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永恒法则。曾经担任重庆红江研发中心技术员的李野说:“不紧跟国际航运业发展的大趋势进行新品研制,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后劲,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并且花大功夫、下大力气进行研发。”早在2020年,重庆红江便与中船三井公司合作,联合开发LGIP低速机国产化首制项目。LGIP低速机是一种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新型船用主机,是针对全球实施的“限硫令”而研发的。作为新型燃料发动机之一,LGIP低速机将以其低排高效的优势有望占领传统船用柴油机市场。

重庆红江主要研发生产LGIP低速机“心脏”关键重要件:燃料喷射和控制总成。中船集团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一号车间加工中心特级技师傅国涛说:“那段时间是全体总动员,技术中心、车间一线、生产配套、设备保障部等各部门通力协作,从技术消化、施工图纸设计、技术规范制定、工艺方案论证、工艺编制、特殊刀具采购等,各部门员工做了大量工作。”

2020年8月11日深夜,车间外电闪雷鸣,车间内灯火通明,各部门人员在一号车间最先进的卧式加工中心与柔性生产线上全力配合生产,技术人员落实工艺方案与工艺编程;刀具技术员根据加工状况适时调整刀具方案;配刀中心及时提供新增和替换刀具;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手工刃磨特殊刀具解决加工难题;检查员及时检测每道工序的加工质量;机电修人员随时待命维护机床正常运转……至8月13日,三个系列13件LGIP低速机配套产品全部走下机加生产线;8月14日产品顺利通过船级社检验;8月17日,装配车间在前期充分准备基础上,经过5昼夜的连续突击奋战,装配成了“部套总成”,并顺利通过压力实验,全部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8月18日,LGIP低速机“部套总成”发往主机厂顺利装机。重庆红江圆满完成了国内首台、全球第二台该型号液化石油气低速机配套任务,这也是纳入当年中船集团重点开发的项目之一。

重庆红江技术人员致力于科技创新 周丽梅摄

经过多年的发展,重庆红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研发出系列独具竞争优势的主导产品,多项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近两年来其申报的项目获得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中船集团智能制造优秀技术成果奖、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等荣誉。

绿色低碳自主可控

绿色低碳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国际大趋势,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反过来又倒逼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0年1月1日起,国际海事组织发布的“限硫令”正式生效,此项新规在2020年前船用燃料含硫量上限标准3.5%的基础上骤降至0.5%以下,影响了全球船舶、汽车、石油等一系列产业链,不进行绿色低碳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是没有生存力的,船舶行业面临的是全球化的行业竞争。

重庆红江主动顺应产业变革、绿色低碳的大趋势,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研发船舶发动机新能源产品,进行了“气体和双燃料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研制”等项目研究。研制的燃气喷射阀与电控系统,应用在客户出口非洲的双燃料机上,全套取代进口产品,实现了国产自主可控;开发制造的喷油嘴等系列产品用于“西气东输”管道增压等项目上;自主研发的“低碳零碳船舶燃料喷射系统”产品,燃气泄露率低至0.2%,整体性能国际先进、部分指标国际领先,降低了整个燃料成本,减少了碳排放量,2020年,该产品首次投入市场,实现了企业自主创新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广东省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工程“气化珠江”中,首批LNG燃料动力船上全部搭载重庆红江该项目产品,据相关数据研究显示,通过天然气替代传统船舶燃料,可实现燃料成本降低30%,碳减排20%以上,硫氧化物零排放和颗粒物减排90%以上,对于我国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受采访时,重庆红江技术中心主任黄都自豪地说:“开发绿色新能源产品没有止境,之前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继2025年2月我们为国内首艘甲醇船舶‘民厚轮’提供了甲醇喷射系统和控制系统全套解决方案后,今年6月28日,我们又为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提供了氨燃料喷射阀,未来我们将逐步实现低压至高压甲醇和氨燃料等新型燃料喷射系统产品的全系列覆盖。”

重庆红江自主研制的智能制造单元 周丽梅摄

自主可控也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重庆红江把“自主可控发展”作为企业“生命线”。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国内首个船用低速机共轨燃油系统自主设计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还首次研制了船低速机共轨系统重油试验验证平台,满足大型低速机电控高压油泵和喷油器部套、全系统集成平台试验测试能力。目前,研制的低速机共轨系统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系统性地解决了低速机高端燃油系统一直以来的核心难题,实现了自主可控,设计并建成国内首台平台模拟试验机,完成基于平台试验的寿命预测技术。系列研究成果不仅有效提升了国内船用低速机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行业的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带动相关行业产业发展。

在关键技术科研攻关计划的推进落实上,重庆红江攻克了重点液压泵及马达产品研制难题,实现了部分船舶液压系统高端液压元件自主可控,柱塞泵突破变量控制、减振降噪、摩擦润滑等关键技术,实现噪声低、寿命长、响应快等技术要求,产品性能更优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掀起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热潮,重庆红江未来将紧跟国家节能减排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挺立于航运业发展的潮头。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8月11日 4版)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推荐: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