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44天突破7000列大关 霍尔果斯口岸站为中欧班列再添“加速度”
9月15日傍晚,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的站场上,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掠过铁轨,一列满载电子产品和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缓缓启动,汽笛长鸣,驶向格鲁吉亚波季。这一声穿透暮色的汽笛,不仅是列车远行的号角,更标志着今年经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数量比去年提前44天突破7000列大关。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霍尔果斯正以智慧口岸为引擎,跑出对外开放的加速度。
服务“一带一路”,西通道能级再跃升。今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紧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通道能力与开放格局相匹配,持续深挖运输潜力,全面提升中欧班列西通道能级。依托中哈会晤机制,双方口岸站每日会商运行信息,根据实际运输能力动态优化方案、科学调整作业顺序,最大限度释放口岸接发列车潜力。宽轨、准轨交接车数量屡创新高,单日宽轨最高交接15对、准轨最高交接22对,双口岸通行班列数量已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流支撑。
“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口岸效率全面提升。今年5月,霍尔果斯口岸以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率先启动“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让通关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改革后成效立竿见影,进口货物口岸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降幅高达70%;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1小时,效率提升80%。海关与铁路数据实时互通,班列整体通关时效提升50%以上,而霍尔果斯海关设立的中欧班列服务专窗、开通的“优先编组+快速验放”绿色通道,更以“优先换装、优先编组、优先发运”的实操举措,让班列通关既快又顺。
织密国际物流网,带动沿线共发展。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不再是单一的过境节点,而是逐步成长为辐射亚欧的国际物流枢纽。目前,经霍尔果斯通行的班列线路已达90条,覆盖18个国家、46个城市和地区,一张连接东西的国际物流网持续织密。这些穿梭的班列,不仅是运送货物的钢铁驼队,更是串联沿线经贸合作的纽带,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通道,也为沿线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在稳定国际供应链的同时,推动中欧班列向更高质量、更优效益、更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联通一家、惠及一片”。
从2天到16小时的通关革命,从单线到90条线路的网络延伸,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的每一步突破,都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生动注脚。通道畅,贸易兴;口岸活,经济旺。 随着口岸功能持续升级,这个西部边陲的口岸站必将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征程中,书写更多联通中外、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