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键节点”打通出海供应链堵点
——访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 林泰恩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马敬泽
伴随供应链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与我国产业价值链的跃升,我国企业出海热度不减。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4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940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10244.5亿元人民币,增长11.7%。
然而,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特别是中小企业也在海外复杂环境下面临资金、成本、物流阻力。“供应链出海”成为各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布局的选择。
作为专业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得智联)在8月18日的第二届合作伙伴大会暨供应链出海发布会上,发布了针对供应链出海的解决方案。
安得智联首席产品官林泰恩博士近日在接受现代物流报《首席供应链官》专访时指出,此次供应链出海解决方案的发布基于安得智联多年国内供应链模式的探索和海外业务基础,不仅是“1+3”服务模型的一环,也是“让中国制造更容易”向“让中国制造出海更容易”的一次延伸。
安得智联首席产品官 林泰恩博士
延伸“灯塔工厂”经验
谈及供应链服务,对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环节的全流程把控是绕不开的话题。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对数智化全链路供应链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林泰恩指出,如今,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消费者需求多样化、销售渠道多元化、国产品牌崛起等趋势。面对消费环境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消费品企业不仅要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和产品定位,还要充分保障供应链的韧性与柔性。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需求的快速响应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则。在这一背景下,将供应链物流这一专业领域交给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承接,是许多企业减轻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据介绍,安得智联脱胎于美的集团,凭借服务美的集团二十余年经验,首创“1+3”供应链模型:以端到端物流能力为底盘,叠加生产物流、一盘货统仓统配、“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三大解决方案,实现从工厂到消费者的全链路高效协同。
当前,全链路、一体化服务是各大供应链服务商竞争的焦点,安得智联如何脱颖而出?林泰恩表示,安得智联服务7家“灯塔工厂”的经历使其站在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前沿,也为其服务的细化与专业性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安得智联于2024年12月发布了标准化生产物流解决方案,覆盖VMI服务、产中物流等九大核心应用场景,有效契合客户在生产环节对供应链效率与降本的需求。
安得智联提供数智化VMI仓储服务
林泰恩表示:“安得智联生产物流解决方案,基于高效运作底盘及安得安链通平台驱动的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供应、生产及流通环节的无缝协同。迄今,安得智联已经支持超1,500家企业实现供应链敏捷变革。”
数智赋能“极致短链”
面对新的市场变化,供应链服务商应如何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林泰恩指出,“低价格”和“高品质”是消费者最主要的需求,也是许多企业难以兼得的“鱼和熊掌”。从供应链角度来看,这“矛盾”的两点,可以通过企业供应链的极致效率,即从工厂到消费者之间的“极致短链”实现。
“一盘货”是安得智联“1+3”模型中针对库存积压和结构性缺货难题的解决方案。“目前,安得智联已经服务了超过3000家品牌客户,为其提供了一盘货统仓统配等解决方案,助力品牌客户实现高效的全渠道运营,以‘直达门店与消费者’的效率帮助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林泰恩说。
具体而言,“一盘货”利用仓网优化、路径优化等多种智能算法协同,接入信息系统与硬件设备,以数智化能力实现库存物理共享和信息透明可视。在一盘货共配中心模式下,经销商与品牌方库存共享,依品牌方基准转移货权,取消中间囤货、压货环节,在零售商下单后由品牌方直送消费者,实现“以销定产”。
一盘货统仓统配模式
例如,安得智联服务的某知名啤酒客户在传统模式下,需通过“工厂—经销商—分销商—门店—消费者”的多个环节完成物流履约,供应链效率有待提升。而在“一盘货”模式下,该啤酒客户可将“长链”变“短链”,做到“两跳即达门店”。根据数据,在某地区,通过一盘货统仓统配解决方案,安得智联使该区域仓库数量减少98%,端到端物流成本降低15%。
今年5月印发的《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在制造业、零售业等多个重点领域,以数智供应链为抓手,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一盘货”的成功实践,也是安得智联以数智化构建供应链创新底座、赋能全链路供应链服务的生动体现之一。
林泰恩表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是简单降低运输成本,也不是压缩物流企业的合理利润,关键是要提升各物流环节的衔接协同效率。数智化升级和发展,正是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建设全国交通物流统一大市场的“突破口”。
除流通环节的“一盘货”外,数智赋能也在安得智联的其他服务产品上有所体现:
在生产物流环节,安得智联通过自研的安得安链通智慧供应链平台,打通信息盲区,帮助制造企业实现高效的计划前置、品控前置、齐套前置;在仓储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智能物流仓储中心的深化应用,实现了从入园,入库,存储,出库的全自动化;在城市配送领域,安得智联和上海交大合作研发了城配智能调度平台,将每一张订单根据配送规则自动解析到平台,通过算法自动匹配最佳配送路径。
“未来,安得智联将把绿色、智慧成果进一步融入‘1+3’的服务模型中,助力行业客户构建数智供应链控制塔。”
以“更高确定性”应对供应链出海挑战
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约3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长7.0%;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2%、35.6%。
“中国制造”的持续领先,离不开我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效应、物流效率、结构性成本优势都已进入前列。不过,在海外市场,企业往往无法得到当地的供应链保障。
林泰恩指出,出海企业所需要的服务分为两种,一种是花钱买得到的服务,例如在其他国家的流通物流服务;另一种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服务,即属地无法提供的服务。其中,属地的生产供应链服务,就是一种“有钱也未必买得到”的服务。
“在东南亚、中南美洲这些中国制造业集中布局的区域,基本很难找到可以适配中国生产效率的制造供应链服务商,在国内比较成熟的VMI管理、Milk-Run循环取货、JIT准时配送等服务,在当地是极其稀缺的。”林泰恩说。
这也是我国从“产能出海”向“供应链出海”转型的原因之一。对于许多在海外不具备基础、缺乏海外运营经验的制造业企业而言,单纯投资建厂的“产能转移”面临来自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生产管理等供应链各环节的问题,而许多国家在这方面的基础不及中国,营商环境也大不相同,使企业海外工厂的整体效率低于中国本土,成本却更高。
对此,高效的供应链服务成为制造业企业更好开展海外业务的需求之一。林泰恩表示,安得智联8月发布的5大供应链出海解决方案,将为中国制造铺设一条高效、可靠的全球供应链“高速路”。
安得智联第二届合作伙伴大会暨供应链出海发布会
安得智联开展海外供应链服务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节点”。在供应链出海中,“国内关键码头的集散中心”和“属地国产业集群的集配和齐套中心”就是两个关键节点,分别对应“国内集散”和“海外集配”。通过国内成熟VMI等模式在海外的移植应用,安得智联可实现节点服务的可视与可控,最大程度降低供应链风险,从而减轻其他环节的服务难度。
林泰恩指出,安得智联希望以核心服务节点的确定性,助力客户应对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另外,通过多年数字化系统的投入,安得智联可以实现多环节、多国家、多时区的在线管理以及多方协同,让全球供应链变得越来越透明。
“如今,世界的规则正在被改写,企业的范式也在转移,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新的周期。我们希望安得智联能够走进更多中国制造的密集区域,搭建强健的制造供应链服务网络,助力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林泰恩说。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