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现代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首席专家卢毅教授:
如何制定好内陆省域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
制定交通物流专项五年规划对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而言,是一项新事物,2025年是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年。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研究院院长、湖南省现代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首席专家卢毅教授,多次在地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专家座谈会上发言,并撰写多篇相关文章,其观点在业内引起广泛重视和积极反响。为此,记者专访卢毅教授。
记者:您强调指出,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交通运输部门而言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的新事物,为什么?
卢毅:大家公认的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地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持续编制和实施交通运输五年发展规划,这是一种中国交通运输特有的制度优势。大家知道,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现代化物流发展规划》是我国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物流行业的五年规划。我们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五年发展规划的编制重点和内容在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可以划分为四代,第一代始于20世纪中后期,现在是进入第四代,第四代交通运输五年发展规划起始于2021年,代表性标志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物流的重要性和内容首次在第四代的五年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得到突出。所以,我们得出结论:物流是“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2024年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同时,我们又发现各地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第一次开始制定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成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比如河南、上海等省市,成都等市,广东白云区、湖北掇刀区等区县纷纷标志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这是在过去交通运输五年规划编制历史上是没有的一种新事物,可以说没有现成的编制范式,需要我们大家重视和探索。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方特别是区县一级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编制还是在沿袭第三代乃至第二代交通运输规划的编制思路,同时对编制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较为迷茫,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撰写和公开发表了《我们应该制定“第四代”的“十五五”交通发展规划》《物流是“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省域“十五五”物流发展规划需要“一个把握,一个围绕、三个实现”》等一系列文章,予以阐述我们的看法和观点,在多个主流媒体上重点转载,引起业内广泛注意和积极反响。
记者:您带领团队承担过多个地方交通运输、物流等的五年发展规划,以您的认识,内陆省域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卢毅:我们常说战略规划关键是要解决三大核心问题:我们在哪儿?我们要去哪?我们怎么去?同样,这也构成了内陆省域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整的思考闭环和最基本的方法。要回答我们在哪儿?我们要去哪?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把握阶段性要求,确立发展目标。以内陆省份湖南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这为湖南制定省域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了总的遵循。湖南“十五五”时期阶段性要求交通物流发展确立的主要目标至少包括:第一,物流占GDP的比率。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把这一比率降至13.5左右。2024年湖南这一比率为14%,到2030年湖南这一比率应努力降至13%以下。第二,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关研究据此测算,到2035年前,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要在4.5%以上才能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同理,湖南物流业增加值“十五五”时期应保持5%左右的年均增速为宜,以为2035年全国这一目标在湖南的实现,打下物流的坚实基础。第三,新质生产力水平。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时期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要明确全省到2030年物流业数字化、新能源载运工具渗透率、新能源使用率、低空经济产值、枢纽经济区数量,我们看到,2022年河南省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可见物流枢纽经济会是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还有自动驾驶货车,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先进物流方式,还有物流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发展情况指标。第四,绿色安全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安全日益成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十五五”时期,物流要锚定““双碳”目标,按国家整体部署,2030年非石化能源消费占比达25%左右,明确城乡绿色配送,减碳、安全生产等发展的指标。
记者:前面您谈了如何回答前两个问题,那么,您认为内陆省域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如何回答第三个问题:我们怎样去?
卢毅:我们还是以湖南为例。
第一,采取围绕高质量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的总策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战略规划管理有两种貌似不同的理论,一种是长板理论,就是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长长板增加高度优势。另一种是短板理论,就是补短板,不断增加木桶的盛水量。我们认为内陆省域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更应该应用长板理论。我国内陆省份与沿海省份的经济实力差距明显,以江苏、浙江、广东等与湖北、湖南、河南等人均GDP比较,2023年两者平均差距5.07万元/人,且比2013年平均差距的2.94万元/人扩大了72.45%。因此,湖南应走出一条与沿海地区特征不完全一样的内陆中部省份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应围绕高质量发展内涵,以“设施现代化、服务品质化、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创新驱动”等目标为引领,发挥湖南交通物流业已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三大优势,也是湖南交通物流“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方向。一是综合水平高。以高铁里程、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航道里程、省会机场货运吞吐量等五项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代表性指标在中部省排位全部处于前三位,并且两项第一、两项第二,综合性发展水平形成了湖南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长板优势和“十五五”时期需要继续巩固提高的建设方向。二是效能性作用大。湖南由于国土面积在中部、东部省份中最大,近十年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相对并不高,全省交通物流运输主骨架的高速公路密度仅为全国第19位,但在物流运输产出方面,却支撑起湖南全国GDP、人口、面积等前十位省份经济体的运行。同时,湖南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走出了一条内陆省份交通物流多快好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十五五”时期,湖南应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通过加强大枢纽、大通道、大网络、大平台、数字化等软硬件建设和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综合交通物流发展效能作用。三是新质性能力强。以交通物流科研机构数量新质生产力内涵要素、新型交通物流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支撑要素等两大指标看,湖南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32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建造装备、轨道装备、航空装备、工程机械等新型物流装备产业集群13个,均处于全国前列。这说明湖南综合交通物流新质性能力强,“十五五”时期发展交通物流新质生产力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
第二,聚焦体系性要素,实现三个升级的路线图。交通物流涉及面非常广,包括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商业、流通业等等,涉及政府部门包括交通运输、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工信厅等等,由交通运输厅负责编制的交通物流“十五五”发展规划应该立足交通运输,明晰自身职责、工作边界,找抓手、抓重点。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是我国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对湖南省编制交通物流“十五五” 发展规划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其中提出了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包括通道、枢纽、网络等三大要素。所以,湖南“十五五”时期升级这三大要素,既是交通物流的基础性,也是战略性任务,毫无疑问是需要突出的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对外开放大通道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推动湖南既有五大国际贸易通道由目前对外开通阶段,向优势线路阶段,再向多节点联动阶段,并向国内外“双枢纽”阶段,跃变升级,实现全方位“立体出海”;构建包含与国外、国内其他省市区、省内等三个层面的物流通道体系;更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综合物流廊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建设;谋划推进湘桂运河建设以及建成后,湘桂、湘粤、湘琼等的互联互通,进而提升全省整体物流通道体系能级。最近我们完成的致公党湖南省委2025年的一号课题《湖南省“十五五”对外开放大通道研究》,就提出了巩固中欧班列全国第一阵营;打造全国第一的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部运营中心等建议,值得重视和采纳。二是系统推进7个国家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10个国家级物流枢纽,另外规划7个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及省级物流枢纽的全省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围绕长沙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长株潭国家强链补链组合型枢纽、以长沙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联动岳阳、株洲、衡阳、怀化、永州等基地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体系等建设;同时规划建设长株潭组合型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长期以来中部地区只有我们建设的目标是长沙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而国家已经规划建设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有20个,湖南省必须提高综合交通物流中心为国际性的而不是全国性的。还有就是中西部航运物流中心,带动全省现代化物流枢纽体系高质量发展。三是以现代化交通物流枢纽建设为引擎,高质量推进湖南交通物流网络建设;完善交通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协同建设交通物流大枢纽、大通道,使两者互促互动,一体化、网络化发展;以国家“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等国家重要通道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湖南省统一、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积极参与推进全国协同的国家交通物流枢纽间合作机制;大力实施“产业集群+交通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十五五”时期重点围绕7个国家枢纽承载城市、长株潭国家强链补链组合型枢纽建设枢纽经济区,实现“7+2”城市的“产业集群+交通物流枢纽”协同发展示范的新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