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京津冀翻开创新发展“新篇章”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马敬泽 综合报道 时间:2023-01-09
导读:2022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人口、交通一体化日趋完善,产业智能化、集群化迈上新台阶,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均取得积极进展。

2022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人口、交通一体化日趋完善,产业智能化、集群化迈上新台阶,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均取得积极进展。在日前举行的“2022京津冀商贸物流协同发展交流活动”中,业界知名专家,企业、协会代表等嘉宾共同探讨京津冀物流商贸一体化的未来;在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知名高校、高端智库的专家学者也为促进京津冀创新型经济协同发展建言献策。进入2023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必将在更多层面实现突破,携手迈向崭新篇章。

 

 

 
 
2023京津冀将如何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自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蹄疾步稳,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调控与布局优化、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那么在2023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又该如何推进?

 
 
 
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率先协同

  交通一体化是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2022年10月31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的成就:实现京津冀交通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北京“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2019年9月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国际交往服务功能明显提升。首都国际机场航线网络结构与综合交通体系持续完善。北京地区“双枢纽”格局初步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过一亿人次。“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京哈高铁京承段)等铁路建设全面提速,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连接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铁路网已基本形成。

  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得到优化。京秦高速、大兴机场高速、大兴机场北线高速等建成通车,北京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实现“断头路”全部清零。

  不仅交通一体化,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有效改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前,这里曾是雾霾重灾区。数据显示,2013年京津冀区域所有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标,区域内PM2.5年平均浓度为106微克/立方米。根据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2022年前10个月,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改善明显。

  产业协同亦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9月1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崔述强表示,2014年以来,北京连续开展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基本完成了一般制造业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集中疏解的阶段性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9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主要中期目标,如调控北京市人口、缓解‘大城市病’问题、三大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等均已基本达成。”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构建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无论是长三角还是京津冀,没有经济的一体化,所有的一体化都是站不住脚的。经济不能一体化,一定意义上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低水平的。”在李国平看来,京津冀要实现经济一体化,三地首先要做好各自的城市功能定位。

  北京既是首都,也是典型的“知识型+服务型”超大城市,既要发挥“四个中心”首都功能,又要发挥超大城市的城市功能,塑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北京服务”和“北京智造”,提升产业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创新引领型、服务主导型、协同发展型现代化经济体系。

  天津坚持制造业立市,全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应着力夯实制造业根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河北资源型重化工业占比高,去过剩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需加大力度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信息智能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布局发展高潜力未来产业(应急产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此外,李国平认为,还要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为协同发展保驾护航,对此,他提出以下5点建议。

  一是加速消除制约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各种障碍,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三是巩固“轨道上的京津冀”成果,继续加大交通、信息等领域的设施建设;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跨省级行政区的工作合力;五是以推进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和示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要求,在规划管理、投资审批、财税分享、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一体化路径,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进而扩展应用于整个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比较一致,结构较均衡,落差也较小,几个地方合作起来就会比较容易。而目前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差比较大,合作比较困难。”李国平表示,随着疫情结束,经济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2023年,京津冀三地要把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各自发力,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协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王红茹

 

0
1
 
关  注
 
 

 

 
2022京津冀商贸物流协同发展交流活动在石举行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常河山 实习记者 贾奥胜

2022年12月29日,2022京津冀商贸物流协同发展交流活动在石家庄举行。本次活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业内专家、学者,(商)协会、国家和省内部分知名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秘书长贺登才、河北省商务厅副厅长徐彦平、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燕凌、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健分别在讲坛上致辞。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肖明建,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蔡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义生,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刘章文应邀出席并做主题演讲。

  论坛由河北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处长丁立钢主持。

  徐彦平在致辞中表示,河北区位独特、资源富集、交通发达,经济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为商贸物流未来一段时期高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凸显商贸物流新地位;二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拓展商贸物流新空间,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三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催生商贸物流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京津冀三地同心协力,休戚与共,在现代商贸物流领域取得累累硕果,一是北京物流专项规划和稳步推进北京市启动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和转型升级工作;二是京津冀三地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极大提升了区域商贸物流的现代化水平。”李燕凌在致辞中表示。

  李健在致辞说,近年来,北京市、河北省与天津市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各自特色优势,联手举办了一系列的开创性活动。天津市在服务北京、河北、雄安等方面作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下一步,天津市商务局将与北京、河北加强合作,携手共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秘书长贺登才在致辞中表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他就京津冀如何打造全国商贸物流高质量协同发展先行区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战略贯通、设施联通、证照互通、产业融通以及协会相通。

  蔡进在题为《京津冀商贸物流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京津冀商贸物流的发展,需要组织方式的转型升级,避免踏入歧途;要夯实物流创新过程中的基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推进数字化进程,加快无线链接;同时,需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树立组织协同能力,不断加强自身的韧性和安全保障能力,从而推进京津冀供应链的转型升级。

  李义生发表了《“十四五”商贸物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主题演讲。李义生表示,建设物流强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落地实施成为河北商贸物流领域发展的新形势,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载体建设,促进要素集聚;扩展服务网络,开辟国内外市场;壮大优势行业,提升物流专业化水平;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智慧化水平;培育品牌企业,壮大市场主体等举措。

  刘章文发表了《物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主题演讲,汇报了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近几年在商贸物流领域及供应链创新应用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供应链的创新应用主要有三方面,包括数字供应链、全球供应链及供应链专业服务等。

  中物华商集团副总裁、中物港务总经理熊道雷,天津安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玉强,河北物流集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经营管理部部长李雷生,石家庄诚通联众储运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梁敬分别做了企业推介。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商务厅、北京市商务局、天津市商务局共同主办,河北省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承办。活动当天还举行河北省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专家智库委员会启动仪式。

 

0
2
 
观  点
 
 

 

京津冀“连枝”,携手齐飞跃

  2022年12月30日7时46分,G8801次复兴号列车从北京驶向秦皇岛,人们翘首以盼的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正式开通运营。伴随着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迈入新阶段。

  这是一条科技创新,打造新标杆的智能铁路。京唐城际铁路作为一条智能化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智能吊弦预配平台、智能腕臂安装装备等第三代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化装备。这些智能建造为轨道上飞驰的高速列车搭建起动力供应通道和列车运行控制通道,不断助推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进前行。

  这是一条协同发展,激发新动能的高效铁路。一方面,京唐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结束了北京至唐山间高铁需绕行天津主城区的历史,更缩短了京津冀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同时还为环京城市加快融入首都1小时都市圈夯实了交通基础。另一方面,京滨城际铁路填补天津市宝坻区、北辰区、滨海新区东南部片区的高铁空白,将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融合,实现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协同发展,从而为区域联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是一条承载幸福,奔向新希望的幸福铁路。截至12月27日,京唐、京滨城际列车经历了4个阶段的试运行,完成试运行484趟。疫情之下的三年,尽管铁路行业遭受了客流减少、营收降低等挑战,但铁路部门依然积极面对疫情,克服诸多困难。这一条条新线的按时开通不仅让京津冀三地民众乐享便捷出行,更展现出我国攻坚克难、砥砺实干的信心与决心。

  添上新翼,助力发展。绘就美好新蓝图的京唐、京滨城际铁路,不仅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用细心真诚服务打造出行“新温度”,用创新激发经济活力跑出“新速度”,用不断建设的铁路线拓展区域发展“新维度”!

来源:中国经济网

 

0
3
 
相关阅读
 
 

 

01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28日,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在线上举办。知名高校、高端智库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交流,为创新型经济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区域样板建言献策。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首席经济学家刘刚花费6年时间,探究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的技术变化增长情况来看,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度较高。其中,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增长速度较快,主要体现在汽车产品的智能化,以及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汽车产业是京津冀地区的一个重要基础产业,但在人工智能和汽车产业融合发展领域,还落后于南方发达地区。一方面,可以通过将京津的研发能力与河北的加工制造优势、低成本配套优势有机结合,在协同创新中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开发区作为产业承载平台,应提供更完善的数字生态和算法资源,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刘刚表示。

  在中国开发区协会副会长张召堂看来,与京津两地以及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河北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的数量较少,整体还存在总量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开发区建设,应该成为河北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有力抓手,也能够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张召堂说,河北是沿海大省,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立足于此,河北可以依托开发区平台,打造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例如,争取在唐山、沧州、石家庄分别做出一个钢铁、化工、医药和电子产业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从而为全省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产业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有了新赛道才能形成新领域,在地方经济发展层面更好培育新动能,在区域竞争过程中获得新优势。”长城战略咨询常务副总经理陈文丰表示。

  对于如何开辟新赛道,陈文丰认为,应发挥政府和市场合力,以区域内存量企业和产业做支撑,做好赛道的评估和精准选择。同时,推动大企业的平台化,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内部裂变的方式创造更大的产业集群。对于地方或开发区而言,还应注重新赛道的品牌化,做好宣传推广,吸引相关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向区域聚集。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冯阳

 

0
4
 
声  音
 
 
01
 

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

  当前,制约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于,京津的高精尖成果与河北承接能力之间的梯度过大,河北省的创新吸纳能力较弱,存在着因差距太大而“接不住”问题。为跨越“知识鸿沟”,河北还需要在服务体系和载体建设两方面着力。

  科研服务体系方面,建议由政府牵线搭桥,组织京津的科研项目及技术研发、技术交易、技术转移、成果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服务机构向河北(雄安新区)疏解,形成产业创新综合体,搭建科技服务超市,尽快解决成果转化链条中的“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堵点问题,加快知识扩散的效率和效能。载体建设方面,筑牢一批标志性、有影响力的战略性、功能型平台,比如国家自由贸易区、国家级新区,大力实施高新区增比进位工程,建设一批中试熟化基地,让京津项目在河北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02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田学斌:

  发挥数字经济、助力京津冀实现“双碳”目标,要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面向京津冀区域重点高耗能行业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双碳分中心,支撑承载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平台,统筹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和应用。加快推进能源行业的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跨行业合规流通管理机制,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建立多级联动的国家级能源数据库,推动能源数据高质量汇聚。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