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40年-创新企业
构筑内陆地区高效优质的国际贸易通道
——访长安号(西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刘秀辉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截至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已运行12个年头,累计运量超过160万TEU,辐射45个国家,服务客户超过1.6万家……
长安号(西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号国际)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刘秀辉在接受《现代物流报》采访时表示:“长安号国际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核心枢纽与‘长安号’多式联运国际贸易通道,为内陆地区构筑高效优质的国际贸易通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2019年,陕西省物流集团重组,2022年,刘秀辉担任长安号国际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小、散、乱”是他加入物流行业的第一印象。
在当时,我国物流行业整体呈现粗放式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物流相关法人单位数近40万家,仅少数企业规模过百亿,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水平低,行业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整体利润率偏低。除企业自身运营问题外,行业内机制及规则不畅通也成为制约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
刘秀辉介绍,自他参与物流工作以来,对物流行业的印象逐渐产生改观,集成化、全球化、平台化成为他的新认知。当前,全球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供应链重构到末端配送创新,技术驱动、模式创新、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化布局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潜在机遇。特别是在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影响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下,国际贸易通道建设布局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长安号国际致力于服务可持续发展行业实体经济,聚焦“全球贸易产业链”和“国际物流服务链”两链融合互促的“运贸一体”发展格局,助力国际化海外仓、保税仓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信用壁垒,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形成联通中欧、覆盖全国、辐射周边的国际物流体系,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谱写外向型经济新篇章。
“公司成立以来,聚焦于线路开拓和产品开发。”刘秀辉这样说。长安号国际借中亚峰会召开契机,将中欧班列长安号深度融入中亚路线。同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建立境外运营中心,大力发展俄中线,中欧班列发运量位居陕西省省属企业首位,取得了2023年发运1万TEU、2024年发运2.7万TEU的瞩目成绩,尤其是回程方面运量可观,真正助力了中欧班列运量推升。
长安号国际与西安自贸港联合推动俄线图定班列落地,货物从板材、化肥逐步扩大至集装箱集中发货;整合中欧班列与海运资源,打造多式联运产品,探索跨地区、跨品类运输方式,将俄罗斯货物跨海运至东南亚,这一线路也获得政府及行业内的高度认可。
刘秀辉表示,冷链运输仍是中欧班列有待探索的领域,对提升国际物流效率,促进中欧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我曾在制造业工作,做过销售和产品管理,现在从事服务性、基础性的物流行业,多岗位的历练让我形成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利他共赢的清醒认识。”刘秀辉表示,作为国际物流“门到门”综合服务提供商,物流企业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受到考验,服务客户、合作共赢成为行业共识,同时整合多平台和资源也成为企业发展关键。
定位“一线两链”发展规划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与8个省份接壤,集自贸区、国家级中心城市(西安)、关中平原城市群、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有利条件于一身,形成得天独厚的政策高地,逐步形成了以保税物流、中转物流、物流信息、物流金融为一体的国际交通商贸物流枢纽和全方位的大通道布局,国际交通商贸物流中心的功能日渐完善。
刘秀辉表示,在专注国际物流业务时也拒绝了很多“诱惑”。陕西是能源大省,煤炭贸易量巨大,能源运输基础雄厚。长安号国际锚定自身发展,坚持做陕西省物流集团国际业务的开拓者和实践者,超九成以上的业务量来源于全球,为自身发展定向。
谈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时,刘秀辉提到,物流畅通对于陕西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历经十年发展实现中欧班列(西安)国际线路覆盖“丝路”沿线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位列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通过中欧班列通行,陕西地区与中亚、欧洲、俄罗斯多了一条物流大动脉,同时也依托国际循环,促进了国内的物资流通。
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省份,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节点位置,涉及到的规划路线包括经过阿富汗通往巴黎的中线,以及经过中亚通往欧洲的中心线,“一带一路”建设给陕西的贸易、金融、交通以及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这些机遇又将形成连锁反应,进一步促进陕西经济其他方面的发展。
西安是全国首个不靠海不沿江的“4枢纽+1基地”综合物流枢纽城市,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于一体。在物流基础建设完善的同时,缺乏国际贸易也成为陕西省发展的难点。
刘秀辉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陕西进出口贸易额只占全国的1%,陕西国有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不足10%。因此,长安号国际通过国际贸易体量增加,服务于陕西流通经济、带来贸易额增量作用逐渐明晰。同时,他也提到,围绕物流服务,推动国际贸易产业化的道路愈加宽阔,实现“运贸一体”的国际化商业模式也是降低国际贸易风险的可行方案,有利于实现与客户的深度绑定。
在此基础之上,长安号国际积极探索全球贸易产业链落地陕西的可行方案,以俄罗斯木材资源为例,将板材运回陕西的同时,引进区域性制造产业,再为企业提供销售等供应链服务机制,深耕全球贸易产业链和国际物流服务链,打造“一线两链”发展格局已经成为长安号国际的长期战略。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9月8日 4-7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