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铁水联运”激活跨境物流新引擎;湖南首艘内河纯电运输船正式启航;首发启运!广西铁水联运“一单制”再添新线路……
现代物流报《物流参考·运输物流》第45期为大家梳理了8条值得关注的消息。
(图源:中新网)
1.黑龙江省“铁水联运”激活跨境物流新引擎
6月20日,记者从抚远市委宣传部获悉,装载3700吨俄罗斯进口铜矿粉的货轮稳稳停靠在中国抚远莽吉塔港,这不仅实现了抚远货运口岸铜矿粉进口零的突破,也标志着黑龙江省水运口岸首次进口铜矿粉顺利入境。依托“铁水联运”创新模式,为中俄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抚远口岸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于海涛说:“随着这批货物的顺利到港,对优化抚远港口货运结构、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
2.湖南首艘内河纯电运输船正式启航
据湖南省国资委6月26日消息,近日,湖南首艘内河纯电动集散两用船——“湘江绿电001号”正式启航。这不仅标志着湖南内河航运自此驶入纯电动运输新纪元,更成为湖南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落子,一个绿色航运产业集群也正加速崛起。
“湘江绿电001号”由湖南省属国企湘电集团、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联合国家电投等单位打造。设计团队突破标准化的船型设计方案,精心总体布置线形优化设计,历时19个月,成功打造出湖南首艘新能源旗舰示范船,同时也是国内首艘88米标准过闸纯电动集散两用船型,其集装箱装载量居全国同类船舶之首。
3.首发启运!广西铁水联运“一单制”再添新线路
据广西交通微信公众号6月23日消息,近日一列满载2310吨石粉的集装箱列车,从广西贺州市钟山站出发驶向北海铁山港。随后无缝衔接班轮发往山东日照港,标志着“钟山—铁山港—日照港”石粉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正式启运。
此次“钟山—铁山港—日照港”铁水联运“一单制”项目,通过整合铁路与水运资源,为石料、石粉等大宗货物提供“一站式”运输服务。在铁水联运“一单制”模式下,铁路95306系统与航运订舱系统无缝衔接,在原有“一箱到底”模式上提档升级,实现线上“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份单证”等全程管控服务,多式联运“一单制”不仅简化了流程,也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运输效率。
4.扬州首次启用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
据扬州日报6月23日报道,近日,一个满载涤纶短纤维的集装箱从江都铁路专用线(物流基地)启程,驶向南京龙潭站,货物将在龙潭港中转后经海运抵达营口港。该条线路的成功开行,标志着扬州铁路物流首次开启“一单制”运输模式,为扬州及周边企业提供“一票直达、一箱到底”全流程高效物流服务。
“这是扬州首次采用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打通了扬州—辽宁的商品车运输通道。相比公路运输,每台车的运输成本预计可下降超20%。”江都铁路物流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5.龙拱港-青岛港首趟班列启程
6月24日上午,随着汽笛声响起,一列满载48车重箱货物的班列从济宁龙拱港鸣笛启程,一路奔赴青岛港。这批搭载着洗衣粉、精密机械配件等“山东制造”的集装箱,将在青岛港完成装船,搭乘万吨级巨轮直抵美洲,开启跨洋贸易新旅程。
此次班列的首发加深了鲁西南内陆经济圈与胶东半岛港口群的联系,两地构建起覆盖中亚、欧洲、美洲的全球化物流网络,实现资源深度整合与共享。
6.“贵州造”瓷砖搭乘中老班列首发老挝
记者6月27日从贵州铁投集团获悉,日前,产自贵阳市清镇市的瓷砖陆续装入6个标准箱,从贵阳国际陆港搭乘中老班列,到达老挝首都万象。这批“贵州造”瓷砖将作为优质装修建材,用于万象市地产项目建设,根据计划后续批次的瓷砖将于月底前发运,这标志着贵州本土制造产品开拓东南亚市场取得新突破。
这批瓷砖搭乘中老班列首发老挝万象,是稳定开行中老班列,落实我省“以东南亚、南亚、中亚为重点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具体举措。
7.鄂尔多斯首列直抵莫斯科的“西通道”中欧班列成功开行
6月22日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首列经由阿拉山口口岸“西通道”直达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站的中欧班列,满载本地及周边地区优质商品,从鄂尔多斯市新街站鑫聚源铁路专用线鸣笛启程。
该班列由鄂能投资集团欧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全程组织运营,主要装载货物为乘用车配件、重型卡车配件、轮胎、儿童车等区域特色产品,50箱40尺集装箱货物总值1321万元人民币,经由“西通道”这条“钢铁新丝路”安全高效驶向莫斯科市场。
8.长江船舶供应链再签新单启动多型船舶新建项目
6月25日,湖北港口长江船舶供应链举行新造船合作共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启动多型船舶新建项目,签约总金额约1.7亿元。
本次签约的共有两型12艘船舶。其中,130米绿色智能川江标准船10艘,总长129.98米、型宽16.26米,集成了LNG清洁能源应用、微引燃动力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是目前长江首批采用纯LNG动力的新一代130米绿色智能川江标准船,预计2025年年底至2026年年中分批交付;长江130米LNG单一燃料多用途船2艘,总吨位6180吨,总长130米、型宽16.26米、型深7.28米,预计2026年4月交付。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