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同行40年 > 专访 > 正文

同行40年-领军企业

从装卸码头到全球枢纽--山东港口群的供应链崛起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贾奥胜 时间:2025-09-16
导读:黄海之滨,潮起潮落间,山东港口群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和渤海湾港为核心,书写着中国港口业的辉煌篇章。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贾奥胜

黄海之滨,潮起潮落间,山东港口群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和渤海湾港为核心,书写着中国港口业的辉煌篇章。如今,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四、第七和第十位,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港口集群。

港口群:从个体崛起到协同共赢

20世纪80年代,中国港口迎来历史性转折。1984年,包含青岛、烟台在内的14个港口城市被列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开启沿海经济新篇章。当时山东全省港口年吞吐量尚不足6000万吨,面临设施落后、效率低下的发展困境。

1986年国务院在青岛召开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决定自1987年1月1日起将青岛、烟台等5座港口实行所在城市管理为主,交通部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为港口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2001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由中央管理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港口全部下放地方管理。

2003年,青岛市政府决定组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原日照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成立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烟台市宣布将烟台港改制为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管理……港口发展迈向更加市场化的新阶段。

港口的制度转型,是山东省内各港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装卸点走向综合物流枢纽的关键一步,极大解放了港口生产力,能够更好服务于山东省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化进程。这一转型也为之后的整合打下了体制机制基础,竞争发展十余载,各大港口又归为一家,2019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式成立,整合山东省沿海港口资源,加快一体化发展,向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更进一步。 

聚变:一体化整合重塑港口生态

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挂牌成立后,以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的整合逻辑,开启港口生态重构,一改从前重复建设、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一体化运营后,旗下四大港口集团差异化定位迅速显现:青岛港凭借战略区位优势和完善基础设施,集装箱航线覆盖全球主要港口;日照港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干散货码头,铁矿石接卸效率持续领跑世界;烟台港立足对非贸易优势,跃居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搭建了中非双向“黄金物流大通道”;渤海湾港深耕腹地经济,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

不仅如此,整合带来的规模效应立竿见影。从2019年的13亿吨攀升到2024年的18亿吨,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一年一个亿吨台阶,集装箱量从3000万标准箱增至4400万标准箱,有力支撑山东省2024年沿海港口吞吐量超过20亿吨,连续3年保持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这些年来,山东港口原油、矿石、粮食、铝矾土进口量稳占全国的1/3、1/4、1/5、3/5,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拾级而上、步履铿锵。

更深刻的变革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山东港口摒弃了“吞吐量为王”的传统思路,提出“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通过对各港口独立运营的物流、贸易等100多个业务单元进行再整合,组建了投控、物流、航运、贸易等12个板块集团,实现传统主业与新兴主业互为支撑,港口与板块协同共进,“三大赛道”(港口运营赛道,供应链服务赛道,港口、园区配套赛道)联动赋能,现代航运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提升,着力构建起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全球网络为协同的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格局。

赋能:全球供应链上的中国枢纽

在山东港口生产指挥中心,巨型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全球货流数据。这里已成为配置国际资源的“中枢神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设立欧洲、非洲等四大海外区域公司,开通360余条集装箱航线,航线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构建起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余个港口的物流网络,累计设立54个内陆港、开通106条海铁联运班列,成为高效联通世界的“窗口”,形成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欧美五大优势航线组群,为沿黄省份提供了最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全力打通物流“筋络”的同时,山东港口正加快构建“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以强有力的集群效应,推动“码头+物流+金融+贸易+航运+海外”全链协同、“港口+政府+海关+铁路+企业”一体联动,延伸服务链条,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助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历经多年探索,山东港口现已开拓80项物流综合业态,取得15类金融牌照及资质,并聚合政府、口岸、供应链上下游资源,集成物流、金融、贸易、航运、海外等板块功能要素,围绕集装箱、铁矿石等十大骨干货种,逐步塑成多元化特色商业模式。

针对集装箱,山东港口依托航线和内陆港优势,打造“网络+枢纽+通道”解决方案;针对铁矿石、煤炭、原油,依托大码头、大堆场、大库区、大通道优势,打造从海外端到国内端的“矿山、煤矿、油田+贸易商+物流商+钢厂、电厂、炼厂”的产业链全链条模式;针对粮食,发挥港口金融产品优势,精准匹配粮油加工企业,打造“金融+”多场景服务模式……全货种竞相发力,为客户降低复合成本10%以上,打造了专业突出、业态丰富、链条完整、绿色智慧的山港供应链综合服务品牌。

如今,山东港口年承载山东省97%的外贸进出口量,拉动外贸额超2000亿元。其打造的“济青双中心、沿黄多基地”消费品分拨网络,百亿级港产城融合基金,2000亿元规模临港产业投资,更深度融入区域经济脉络。当“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个曾以装卸闻名的港口群,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中国枢纽。

《现代物流报》创刊四十年,目睹了山东港口群四十年的实践巨变,这是对海洋经济的生动诠释——从体制改革破冰者到一体化整合引领者,再到供应链生态构建者,山东港口群的每一次转身,都为中国港口业转型升级标注新的刻度。面向深蓝,这里正书写着海洋强国建设的港口篇章。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9月15日 4版)

责任编辑:张雨萌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上一篇:构筑内陆地区高效优质的国际贸易通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