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问道2025 > 正文

“问道2025”:“怎么看 怎么办”系列报道之四

低空物流如何乘势而上?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马敬泽 时间:2025-05-23
导读:在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经济融合的大背景下,物流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挑战。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马敬泽

5月13日,东北首条无人机低空物流测试验证航线顺利完成首飞测试,低空物流配送航线得到实地验证;4月1日,穗莞跨城低空物流航线启动,搭载了跨境电商货品的无人机从黄埔综保区顺利起飞,标志着全国首条跨境电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线试飞圆满完成……

在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经济融合的大背景下,物流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挑战。突出的成本与效率优势使低空经济发展迅猛,正在促进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物流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源:新华社)

中国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不过,低空物流在实践层面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空域管理不够系统完善、安全监管尚不到位、基础设施规划不足等挑战。那么,要如何解决低空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低空物流规模化推广保驾护航?

转变空域管理思路

当前,我国空域管理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规则法律不足、安全难以保障等矛盾,制约了低空物流等新业态的进一步落地发展。今年,低空经济再次以新兴产业的身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而加快空域管理改革,是推动低空物流发展的关键。

链上数字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康健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空域管理上,应制定并推动实施空域分类标准,明确不同类型空域的使用规则和管理要求,简化申请报备流程,减少区域差异。同时,各地也可以建立健全空域管理协调机制,提高整体空域管理效率与水平。

推进空域管理转变,加快空域资源开放也十分重要。康健指出,当前,空域资源正逐步从低高度向更高高度开放,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趋势,也将为低空物流落深落实提供更好支撑。具体而言,我国空域资源正在从120米以下空域逐步开放至300米,去年11月计划进行eVTOL试点的6个城市,空域授权将提升至600米。

同时,空域管理应创新管理模式,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例如,通过建立统一的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提高空域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空域的逐步开放将使低空物流企业获得更多空域资源,开通更多航线,形成网络化的物流体系,从而在效率和覆盖范围上获得更多优势。”康健说。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建议,由中央空管委牵头,空军、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等部门配合,将低空立体交通按行政区域授权地方政府管理,加强先行试点。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可通过总结试点省份成功经验,在飞行审批、空域使用规划、飞行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详细操作指南和标准流程,形成全国统一且可操作性强的低空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低空经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等产业,而通常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与低空飞行和保障息息相关。

对低空物流而言,如果无人机等航空器是低空物流的“翅膀”,那么低空空域管控系统、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就是供其翱翔的“天空”,两者的重要性同等重要。

由链上数字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低空飞行的基石,包含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覆盖空中交通管理、通信、导航等无人机服务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图源:新华社)

另外,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控等保障性设施的复杂程度更高,对解决低空物流商业化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也发挥着更加关键的作用。

《报告》指出,低空保障服务是低空飞行和空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低空物流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全面、科学的低空物流保障体系。

不过,低空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非易事。《报告》强调,在我国低空物流业态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面临异构、高密度、高复杂性、高频次的趋势。

具体而言,随着无人机差异化及活动密度、起降频次的增加,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难度都将提升,这对各地推动低空物流落地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对此,康健指出,我国低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形成更加完善的标准体系,从优化机场布局、提升机场硬件设施水平、完善机场功能等方面入手,加大对通用机场和起降点的投入,并在试点中总结经验。

同时,在基础设施规划上,也可以参考地面公交物流等城市交通设施规划经验,根据低空物流组织特点和空间服务功能要求,构建低空物流场-低空物流站-低空物流点三级服务设施,发挥无人机集中保障的规模效应,提高末端低空物流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政策、标准引导

在转变空域管理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完善顶层设计等也是促进低空物流落地的重要举措。

实际上,我国在政策层面对低空物流的支持与投入正不断增加,地方和相关企业的探索实践也在逐步进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于2024年3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指出,要深化航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鼓励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示范,支持研究低空物流解决方案。

另外,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也围绕低空物流商业化落地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并在多地形成初步的低空物流体系。

2025年4月,浙江省划定11个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2月14日,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在深圳启用;1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启动低空物流航线常态化商业运营……这些成果,是我国低空物流在探索过程中“聚沙成塔”的生动体现。

康健建议,在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尽快在国家层面立法,对低空物流的协同、管控、标准、监管等进行规范。

而在法规标准上,需完善低空飞行器技术标准、应用规范和飞行规则,健全低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隐私保护、加密防护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制定,确保低空物流在安全的框架内运行。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吴微微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民航局需制定数据采集、传输与共享的行业标准,合理开放无人机实名登记、飞行动态等数据,强化数据管理,保证合法合规使用。

在全球范围内,行业研究显示低空经济正以每年约11%的速度增长。无人机在交通、农业、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金融界在4月8日报道,顺丰控股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丰翼物流无人机在大湾区的运营已经实现常态化,日均起降次数在800到2000架次之间,运输单量突破了1.2万票。

低空物流前景广阔。《报告》数据显示,未来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200亿~1500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4500亿~6050亿元。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上一篇:低空经济发展堵点、难点待打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