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秘书长说 > 正文

秦玉鸣:强化农产品供应链水平,打通产销渠道实现共同富裕

来源: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 作者:未知 时间:2021-09-14
导读:在刚刚过去的长春“2021中国农产品产地经济发展论坛暨产销供需合作洽谈会”上,众多嘉宾围绕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在刚刚过去的长春“2021中国农产品产地经济发展论坛暨产销供需合作洽谈会”上,众多嘉宾围绕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秘书长秦玉鸣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小编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秘书长秦玉鸣

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

大家中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齐聚北国春城——长春,一同参加2021中国农产品产地经济发展论坛暨产销供需合作洽谈会。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与会的各位嘉宾、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长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商务厅、长春市商务局、长春市农业农村局、长春农博会执委会办公室,以及会长单位北京首农供应链、望家欢等对本次会议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2020年我国农牧渔产品总产值13.18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1.5%,中国农产品供应链产业拥有万亿级别的市场体量,是国民基础消费品产业,近年来增长态势稳定。其中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禽蛋、奶类等,是事关民生的“菜篮子”主要品类。据统计,2020年粮食产量66,949万吨,比2019年的66,384万吨,增加565万吨,增产0.9%,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蔬菜、水果、肉类等生鲜农产品整体市场交易额超过20万亿。中国农货正在进入规模化新消费阶段,2021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有望突破8千亿元。中国农产品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打赢脱贫攻坚战成果和加速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共同富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当前中共中央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农产品供应链水平,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打通农产品产销渠道,满足农产品消费升级需求,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而言意义重大。

农产品产地建设,是农产品供应链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完善农产品产地体系,优化产地端资源配置,为农产品供应链提供标准化、高质化的流通产品,在源头奠定了农产品高效流通的物质基础。在此变革转型之际,我们特集结各位行业精英,共探农产品产地建设未来发展之道。

本次会议选择在长春召开,这也体现出吉林省处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以及推动农业产地建设的重要地位。吉林省是产粮大省,长春市是国家粮食主产区。智慧化、高效化、专业化、现代化农业体系的推广普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吉林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着力打造农业发展新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力求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标杆。

本次会议以“链产销·启新程”为主题,农产品供应链迎来了“3.0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新的思路,如电商宅配转向社区团购,农批采购转向产地集采,零售超市转向仓储超市等案例比比皆是。同时由于经济环境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全社会对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及时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政府层面高度重视产地端建设。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三农”领域补短板项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组织建立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储备库。

在此背景下,农产品产地建设进一步加快。但是现阶段而言,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发展短板,这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点:

01 产地端机械化应用不足,工业化程度低,影响全链效率

产地作为供应链最源头的供给端,农业的机械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流通效率。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60%以上,虽然我国农业机械保有量总体较高,但结构不均衡。农田工业化是推动产地实现标准化、精准化种养殖的关键手段。而经过工业化、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农业,不仅农产品产量有所提升,品质更加稳定,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但目前由于我国农业工业化程度低,从而导致了人均产出效率不够,拖累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升。

02 国内部分农产品原材料短缺,长期供给不足,主要依赖进口

截至目前,我国部分农产品原材料存在着一定的缺口,有些品种严重依赖进口,直接拉低了种养殖业的可控度,行业发展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据统计,2020年我国进口种子2.15万吨,共计4.83亿美元。受技术研发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国产蔬菜、部分玉米种子与洋种子存在质量差距,洋种子不仅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其价格也远高于国内种子,过度依赖进口种子,将导致我国不能掌握部分种子的价格主动权和市场话语权。

03 国内农产品精加工程度不足,技术应用较弱,全链标准化仍处于起步阶段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猛,但就目前而言,整体发展呈现出产品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深加工技术和装备应用不足等特点。对比国外发达国家来看,农产品加工环节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但美国超过80%的农产品都是经过加工后才上市的,其最终产品比原材料增值达到5倍以上。我国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国外市场,逐步销往日韩、欧美等地区。但由于国内农产品标准化及加工程度不高,导致出口中低档产品居多,产品附加值及竞争力较低。

04 我国农产品暂未形成品牌体系,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产品价值难以提升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实现农业生产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的转变,离不开“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升级转型之路。打造农产品国民品牌有利于促进地方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经营的产业化、产品的市场化和服务的社会化建设。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体系与国际同业相比差距较大。

05 农产品产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营管理能力薄弱,限制农产品供应链发展

“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建设。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信息显示,2021年中央投入80亿元,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在资源投入逐步完备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产地的高效运营,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产地资源不仅涵盖的是产地配套的基础设施,还包括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当前农产品产地物流网络并不完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少,技术资源投入不足,产业运营难度大。图片

立变革之时,思未来之局,行升维之路。在此,围绕农产品产地建设,我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01 支持农产品供应链配套设施资源建设

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农产品田头市场的仓储保鲜和加工设施是最大的短板,农产品损耗及出村的最初一公里都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农业自动化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舒适性,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面临农产品开放进口和市场竞争的压力,现代农业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品质才能生存。从这些新的需求出发,农业生产向着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02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备中国特色的农产品原材料供给体系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备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农产品行业发展的种业、饲料等农产品原材料供给体系,势在必行。目前,进入我国种业的外资企业已有25家,他们均以强劲的势头挤占我国种业市场,把控我国种业发展。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种业现代化,粮食安全的前提是种业安全。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必须把种业紧紧握在自己手中。种业、饲料及其他农产品原材料的发展必须上升到国家理念、国家意志、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谋划。

03 智慧农业激发农产品供应链内生发展动力

互联网让农业生产跟上国家建设现代化的步伐,智慧农业到达了黄金发展的时刻。农业智慧化是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对供应链上游而言,提高了农作物生产管理水平;对于供应链中游而言,提升了农业资源利用水平;对于供应链下游而言,探索了农业新商业模式。中国要实现“智慧农业”需要5G的助力,同时还需要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众多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的共同赋能。只有做到农产品供应链的统筹布局,才能够逐步实现“智慧农业”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增强农村发展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出“智慧农业”的真正效用。

04 深挖农产品品牌价值

品牌化是中国农产品发展的一大机遇,对于生产端来讲,品牌代表高溢价;对于流通端来讲,品牌代表稳定的采购货源;对于消费端来讲,品牌代表优质、安全、健康,以及美好的生活享受。打造知名的新农产品国民品牌,实现某一品类、某一品种、某一市场的成功占位,能够实现全产业链的多方共赢。加强农产品品牌推广,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才能进一步实现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05 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上游产业专业化、集约化

农产品上游种植的分散化需要由需求端来帮助改造。目前,以美菜、快驴、阿里等为代表的生鲜供应链的企业正在通过互联网将下游的订单集中,将需求反馈给上游生产者,实现上游的集约化,我国上游农业生产正在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订单农业的发展来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日、英、法等,都建立了完整的订单农业制度。从宏观上看,在订单农业繁荣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农业生产组织,使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责,使大多数农业生产者走上理性分化的轨道,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专业化分工。同时在订单农业模式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专业化产业链及生态链的打造。

目前,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在从“大而不强”向高产、高效和高附加转变,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客观来说,我国农业在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这其中,还需优先从源头产地入手,以产地建设为切入口,链接农民、市民两端,推动农产品全链的升维再造,逐步深化国家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布局。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链产销·启新程,让我们一起,立足当下,链接产销,共同开启农产品产地建设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李思远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