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指出,2030年将是化石能源需求达峰元年。到2035年,世界石油总需求将回落至1亿桶/日以下。同时,新能源投资方兴未艾。虽然全球能源转型进展缓慢,但却坚定前行。
报告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已从2010年的13.5%提升至2024年的28.3%。其中,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在过去10年间分别增长12倍和5倍,足以证明转型大方向不可逆转。从目前情况看,全球能源转型的过程缓慢,且各个国家和地区转型路径分歧较大,但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大方向已清晰确立。为此,国际能源署预测,即便存在各种困难和阻力,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仍将突破40%,到2040年将有望超过55%。当然,这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同一套规则下协同行动,让技术与资金跨越地域壁垒。二十国集团(G20)能源部长会议达成的“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协议”,承诺未来5年向发展中经济体提供1.5万亿美元新能源贷款,并建立“技术共享平台”,打破专利壁垒,这或许是加速能源转型的关键推力。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未来石油消费需求的预测与国际能源署明显不同。据欧佩克预测,2050年全球石油总需求将达1.23亿桶/日,较2025年增长近20%,并且认为“短期内看不到石油需求峰值出现的迹象”。沙特阿拉伯甚至计划未来5年投资800亿美元扩建炼油厂。当然,看法不同并不妨碍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今年年初,欧盟宣布支持制造业能源转型的“清洁工业协议”,计划在短期内调动1000亿欧元资金,以支持本土制造业的能源转型。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翁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