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副司长刘军卫表示,下一步,将强力整治直播电商乱象,加大对直播电商领域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专项抽查抽检频次和力度等。
此外,记者还获悉,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今年6月至7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进入法制审查程序,近期将正式发布。
虚假营销、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刘军卫在会上提到,从监管中掌握的实际情况和总局发布的几批案例分析,当前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和假冒伪劣两类问题相对突出。刘军卫表示,一些直播间运营者和主播对商品或服务的经营主体以及性能、功能、质量、来源、曾获荣誉、资格资质、销售情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近期查办的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均涉及上述违法类型。例如,云南省昆明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云南时和茶业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经查,云南时和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事人”)在直播中宣称其茶叶产品“乾隆01号”为“茶贡品乾隆帝私享古茶园”,其茶叶产品“阳春三月典藏普洱”为“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纪念”“典藏”等内容。主播在介绍“阳春三月典藏普洱”时,展示其与“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组委会”相关的内容。
当事人在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采取虚假和引人误解的宣传表述,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功效进行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今年5月,云南省昆明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并综合裁量案件情节,依法作出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各地强力整治直播电商乱象
近年来,快速崛起的直播电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对于直播经济发达地区,监管任务更为繁重。在此次发布的六起典型案例中,有两起案件由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