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供应链系列观之三
制造业以现代数智技术加速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朱睿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加速进入“智造时代”,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制造业进步成为行业发展大势所趋。
(图源:新华社)
《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注重发挥供应链领军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鼓励引导领军企业以大带小、以点带链。明确提出,促进制造业供应链智能发展,协同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
连续15年稳坐全球“头把交椅”
7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图源:新华社)
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其高质量发展成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领域的供应链革新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效率提升,更能助力行业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碎片化、全球化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
6月,制造业PMI好于季节性,生产指数为51.0%,站稳荣枯线。随着外部干扰因素影响减弱,中国制造业回归正常运行轨道,经济内生动力稳定释放,生产活动保持稳中有增,市场需求整体止降回升。
我国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提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的良好基础。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工业制造业向着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进口每增加10000美元,世界范围内的就业岗位平均可增加22.84个,为推进人类工业文明的持续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在2024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上说到,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厚、规模大、优势多,应当以数字化方式促进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智能化、绿色化变革,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
数字工厂建设不断深入
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我国产业数字化占比持续上升,由2012年的70.3%稳步上升至2023年的81.3%,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其他产业渗透。但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第二、三产业的数字技术发展仍有进步空间,制造业数智化发展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遇。
《行动计划》指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深度赋能应用,协同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加速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
在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庞大的市场规模、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诸多优势因素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整体需求,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等升级转型关键受到限制。由于设备、技术等依赖进口,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受到阻碍,制造业企业发展遇到诸多局限性因素。
“围绕智能制造MES、IOT、ERP、PLM、WMS建设,达成从订单接收、物料投放、质量检验、产品出货、产品质量追踪等全工序的可视化管理,覆盖车间800多工位、61条产线关键生产指令和工艺参数采集,通过业务流程梳理和数据重构,打破生产、工艺、质量、物流、财务成本之间的信息壁垒。”华培动力信息中心总监张盼盼这样说:“曾经依赖人工调度的车间实现‘数字可触达’。”
2023年起,华培动力启动了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作为集团数字化战略的领航项目,MES系统承载着打通生产全链路、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使命。数据采集、下达指令、检测执行等诸多生产环节融合成为自主运维能力网络,辅以“柔性适配法则”,成功将“数字化血管”融入企业生长脉络。
以数字化技术搭建的数字供应链管理系统具有完善的机制、体系、流程,能够防范产品全生命周期风险,同时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架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的数字化生产模式推动企业柔性化、精益化、智能化、高端化生产模式发展。
数智化全生态周期逐步渗透
《行动计划》强调,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加强产品主数据生态建设,推进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关键产品一致性描述。
随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战略规划深入实施,数据要素深入影响制造业发展,关乎生产效率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决策能力增强等多个方面。我国制造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时代步伐,深化数据应用,推进全链条智能化进程,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
(今年6月,广汽印尼智慧工厂在雅加达正式竣工并投产。 广汽供图)
当前,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深入汽车领域,广汽集团通过与阿里云、华为等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持续构建“广汽AI智能生态链Golink”,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加速向“数据+AI”双轮驱动转型,为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及国际化全链条赋能。
2024年,广汽集团发布“智行2027”行动计划,基于广汽AI大模型平台、广汽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广汽智能网联大数据平台等智能化平台,将实现智能化产品体验及出行场景领先,逐步在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领域建立产业护城河。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能力互补,能够显著提升全链条协同效能,实现供应链精准对接与高效协作。
《行动计划》还提到,要支持制造业企业借助现代数智技术,建设集物资采购、需求预测、自动排产、库存动态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智化管理平台,整合供应链运营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生产制造标准化、柔性化和智能化。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举行,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作为京东集团旗下专注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的子集团,京东工业践行全链路工业供应链数智化,深耕能源行业供应链,以数智供应链链接供需双端,促进能源行业的供需最优匹配、降低上下游协同成本,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